我啊月干汽车媒体这行也有小十年了,平时总听车主们聊德系车烧机油的事,身边开宝马、奥迪的朋友,后备箱里常备机油几乎成了标配,反倒开丰田、本田的车友,很少提机油不够用的情况。
去家附近的汽修店保养车,跟修了25年车的李师傅聊起这话题,他的话一下子把我之前的认知给掰正了,原来这事根本不是简单的“谁质量好谁质量差”,背后藏着的是车企从设计到市场的整套选择,甚至还有我们国内用车环境的影响。
我原本以为德系车烧机油就是做工不扎实,李师傅听完摇摇头,从抽屉里翻出他的维修台账给我看,上面记着近五年的维修记录,德系车因烧机油来修的确实多,但大多集中在老款涡轮增压车型,比如大众EA888二代发动机,而日系车也不是完全不烧,只是比例低得多,像老款本田歌诗图就有不少烧机油的案例,只是大家没怎么关注罢了。
李师傅说,首先得弄明白「烧机油」和「正常机油消耗」的区别,发动机运转时,缸壁上的机油总会有少量参与燃烧,这是无法避免的,行业里有明确的消耗标准,德系车厂家的标准是每千公里消耗机油≤0.8升,而我国拟出台的标准是每千公里≤0.3升,这不是德系车不合格,而是测试工况的差异:德国高速不限速,车辆常处于高转速状态,而国内城区拥堵,发动机怠速、低速运转的时间占比大,两者的机油消耗表现自然不一样。
聊到设计层面,李师傅拿了两个发动机缸体的模型给我看,德系车的气缸壁在显微镜下是「网状纹」的,每个网孔都是存机油的小油库,活塞在高转速下运转时,这种设计能让润滑更充分,减少缸壁和活塞环的磨损,他修过不少跑了30万公里的德系车,缸壁磨损量依然很小,发动机还能保持不错的动力;而日系车的气缸壁是平滑的,活塞环的张力更大,能把缸壁上的机油刮得更干净,机油参与燃烧的量就少,但代价是活塞环对缸壁的磨损会更大,他手里那台跑了20万公里的日系车发动机,缸壁磨损量已经到了需要大修的程度。
还有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也是关键因素。德系车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推涡轮增压发动机会的材料技术还没跟上,比如气门油封,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很容易老化渗油,这也是老款德系涡轮车烧机油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师傅说,他修过最多的就是奥迪A4L的气门油封,换完之后机油消耗立马就降下来了。而日系车直到近几年才大规模普及涡轮增压,此时耐高温的橡胶材料、精密的密封技术已经成熟,加上日系车原本就擅长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调校,涡轮机的匹配也更稳妥,烧机油的问题自然就少了。
而且德系车的发动机模块化设计很普遍,一款发动机要适配不同品牌、不同车型,难免在部分车型上出现匹配偏差,比如大众EA888发动机,装在迈腾和途观上的表现就略有不同,而日系车的发动机多是专属设计,和车型的匹配度更高,机油消耗也更可控。
除了设计,油品选择和养护习惯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李师傅的台账里记着,有近三成的德系车烧机油,其实是车主用错了机油。德系涡轮增压发动机对机油的标号和品质要求很高,比如大众要求用符合VW50200认证的5W-40全合成机油,可有些车主为了省钱,用了5W-30的半合成机油,甚至矿物油,机油粘度不够,密封效果变差,自然会加剧消耗。而日系车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对机油的宽容度高,比如丰田的发动机用5W-20的半合成机油也能正常跑,这就让日系车车主在养护上少了很多踩坑的机会。
还有养护周期,德系车车主里不少人会超期保养,比如一万公里的保养周期,硬是开到一万五才去,机油变质后润滑和密封能力下降,烧机油的问题会更突出;而日系车车主大多会严格按照保养手册来,甚至提前保养,老车的密封圈、活塞环能保持更好的状态,机油消耗自然就少。
拒网传的“德系车烧机油就是质量差”这种说法,李师傅说,他修过的德系车,很多跑了30万公里除了正常换机油、油封,发动机核心部件没动过,而有些日系车虽然不烧机油,20万公里就因为缸壁磨损过大需要大修发动机。这其实是车企的产品定位决定的,德系车瞄准的是追求驾驶体验、性能的消费群体,愿意为了性能牺牲一点机油消耗;日系车则瞄准家用市场,把省心、低养护成本放在第一位,设计上自然往这个方向倾斜。
而且近几年德系车也在改进,比如第三代EA888发动机优化了气门油封和活塞环设计,机油消耗已经大幅降低,他最近修的新款德系车,烧机油的案例比前几年少了一半还多。
我还发现,国内的用车环境也放大了德系车烧机油的现象。德国的高速公路不限速,车辆经常在高转速下行驶,此时德系车气缸壁的网状纹里残留的机油少,参与燃烧的量也少;而我们国内城区拥堵,发动机长时间怠速或低速运转,网状纹里的机油残留多,烧掉的也就多。李师傅举了个例子,他有个客户开奥迪A6L,常年跑高速,一万公里保养周期内机油几乎不用补,而另一个客户同样的车,天天在市区上下班,不到七千公里就需要补半升机油,这就是工况不同带来的差异。
其实不管是德系车还是日系车,都有自己的设计取舍,没有绝对的好坏。德系车的烧机油,更多是性能导向设计和国内用车环境不匹配的结果,而非质量缺陷;日系车的低机油消耗,是家用定位下的必然选择。李师傅说,只要选对机油、按时保养,哪怕是老款德系涡轮车,烧机油的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我听完也觉得,买车选车不该盯着“烧不烧机油”这一个点,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用车场景和需求,比如经常跑高速选德系车,市区代步选日系车,这样才能让车的优势发挥出来。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