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尤其是想换个新能源车,手头预算在十五万到二十万这个区间,选择可真是太多了。
各个品牌的新车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往外冒,宣传上一个比一个厉害,参数表一个比一个好看,搞得人眼花缭乱。
这就让人忍不住想,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来说,我们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
是需要一台加速特别猛、屏幕特别大的“科技玩具”,还是一个能踏踏实实过日子,方方面面都照顾到的“生活伙伴”?
最近,新款的零跑C11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咱们今天就借着这台车,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眼光,里里外外地好好看一看,它到底是不是那个适合咱们中国家庭的“均衡之选”。
第一眼看到这台车,它给人的感觉不是那种特别张扬、恨不得把所有设计元素都堆在脸上的类型。
相反,它看起来很稳重,很大气,有种不显山不露水的自信。
整个车身造型很协调,线条流畅,属于那种比较耐看的风格,不会说今天看着很时髦,过两年就觉得过时了。
它的车身长度接近四米八,轴距达到了两米九三,这个尺寸在中型SUV里算是标准身材,既保证了车里有足够大的空间,开起来和停起来又不会觉得特别笨重。
前脸的设计是现在电动车流行的封闭式造型,但细节处理得很讲究。
一条连贯的LED灯带横穿整个车头,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非常高,大老远就能看出来。
大灯是分开设计的,上面是细长的日间行车灯,像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才是主要的照明灯组,整个前脸看起来很有层次感,不单调。
这种设计,给人的感觉就是既有科技感,又不失稳重。
从侧面看,这台车的身形很修长。
车顶的线条在后半部分有一个微微向下的弧度,官方管这叫溜背造型,这么一来,就让一台SUV有了一点轿跑的感觉,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车门用了无框设计,门把手也是隐藏式的,平时跟车门融为一体,当你拿着钥匙走近或者解锁时,它会自动弹出来。
这种设计不仅好看,显得高级,还能在高速行驶时减小一点风的阻力,算是一举两得。
车尾的设计和车头遥相呼orat,同样是一条贯穿式的尾灯,点亮之后效果很醒目,增强了整车的整体感。
总的来说,零跑C11的外观设计走的是一条大众更能接受的路线,它没有去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营造一种和谐、大气且有品质感的视觉效果上,这很符合大多数家庭用户的审美。
拉开车门坐进车里,这种“恰到好处”的感觉就更明显了。
车内的整体布局很简洁,层次分明,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中控台、车门上这些我们手经常能碰到的地方,都用了大量的软性材料包裹,摸上去手感很舒服,看起来也显档次,不像有些车全是硬邦邦的塑料。
最吸引人眼球的,肯定是中间那块超大的中控屏幕,尺寸达到了17.3英寸,而且边框很窄,分辨率也很高,显示效果非常清晰细腻。
这块屏幕的背后,用的是现在非常先进的高通8295P芯片,这颗芯片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能保证你操作屏幕时的反应速度飞快,无论是切换导航、听歌,还是打开各种应用,都非常流畅,几乎感觉不到卡顿,体验感就像在用一部最新的高端智能手机。
除了中间的大屏,驾驶员正前方也有一块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用来显示车速、剩余电量这些关键的行车信息。
更值得一说的是,它还配备了一个AR-HUD抬头显示功能。
这个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能把导航箭头、车速、辅助驾驶状态这些重要的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就好像这些信息悬浮在前面的道路上一样。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驾驶员的视线不用频繁地离开路面去低头看仪表或者中控屏,尤其是在路况复杂的市区或者高速上,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车里的音响系统也下了一番功夫,全车配了21个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坐在车里听音乐,能感觉到声音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空间感和层次感都很强,有种在小型音乐厅里的感觉。
再配上可以变换多种颜色的氛围灯和智能香氛系统,整个车厢的乘坐氛围营造得相当舒适惬意。
对于家庭用车来说,空间大小和乘坐舒适性是硬指标。
零跑C11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它的核心优势之一。
两米九三的轴距不是白给的,它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了宽敞的乘坐空间。
一个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在后排,膝盖离前面的座椅靠背还有两拳多的距离,腿部可以很舒展地放置,完全不会觉得憋屈。
更难得的是,它的后排地板中间是完全平整的,没有像很多传统汽车那样有一个高高的凸起。
这意味着,即使后排坐满三个人,坐在中间的那位乘客也能有很舒服的放脚空间,长时间乘坐也不会难受。
前排座椅的功能非常齐全,不仅有加热和通风,能应对冬天和夏天的极端天气,还带了按摩功能,对于经常需要开长途或者下班后腰酸背痛的驾驶员来说,这个功能实在是太贴心了。
后排乘客的待遇也不差,座椅同样支持加热和通风,靠背角度还可以电动调节,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坐姿。
这种对车内每一位乘客都一视同仁的照顾,真正体现了一台家用车的本分。
在动力和驾驶感受方面,零跑C11的调校也完全是冲着舒适和实用去的。
就拿纯电续航640公里的版本来说,电机的瞬间爆发力很强,所以起步的时候感觉非常轻快,但它的动力输出又被调得比较线性柔和,不会有那种一脚电门下去人就猛地被按在座椅上的突兀感。
这种设定对于车上的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来说非常友好,不容易晕车。
底盘悬架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架结构,这套硬件通常在更高级别的豪华车上才能看到,它的优势在于能很好地兼顾舒适性和操控的稳定性。
在日常开车经过一些小的坑洼或者减速带时,悬架能把大部分颠簸都过滤掉,保证车内的平稳。
而在高速上行驶时,底盘给人的感觉很扎实,车身很稳,不会有发飘的感觉。
总而言之,它开起来就是一台轻松、安逸、让人放心的车,它的目标不是让你去激烈驾驶,而是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把一家人送到目的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