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万元起的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支持大续航,智能驾驶配置全面升级,体现出智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力

一台智己LS6刚刚开出展厅门,那感觉就像从一个灯泡底下走出来,突然迎来一片明亮。其实我早就关注这价格段的车了,19.79万起,听着像个标配价格,实际上拼的路子还挺狠。

我记得之前和朋友去试车,客服推销说:这车用的超级增程,充一次电跑个1500公里。我当时就呵呵了一声,你也知道,增程是用电池+内燃机的方式,不算纯电。可是他补充得很自信:纯电最高450公里,平时用着绝对够了。我心里估摸着:450公里也就算是市区开开,长途一趟估计得多带点电,尤其加满快充还得20分钟左右。

这几天,我特意去翻了下智己公布的参数——

19.79万元起的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支持大续航,智能驾驶配置全面升级,体现出智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力-有驾

- 纯电续航:450公里(体感,估算,不一定准)

- 综合续航:1500公里(样本有限)

- 0-100:估计在4.8秒(看视频里没怎么具体测)

- 百公里油耗:0.06L(体感,实际可能更高点,但感觉是真的能抠到极致)

对比我以前测过的同级别车,比如那款XX品牌的SUV,动力差不多,但纯电续航就少300,充电速度也比不过这个800V平台的快充。这800V我有点疑惑,它到底强在哪?不像普通车那样只撑个心情数字,它给我一种很直观的感觉——充电像手机快充般,几分钟就能多充点电,出门不用带太多担心。

19.79万元起的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支持大续航,智能驾驶配置全面升级,体现出智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力-有驾

但想到这,我又开始犹豫:这些参数是不是真的有底?动力也好,续航也好,都是生活感受的估算值,样本少的数据难免偏差。毕竟,车跑到实际路况,要面临天候、载重、路况调校的影响。

说到这,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那辆测试车的车门密封条厚度比我想象中薄了点。打开门时那种微妙的空腔感,让我想起前几天一位维修师傅说的:这车的门密封虽然做得好,但用料其实不算特别厚实。是细节决定差别么?我默默记了下来。

其实讲到这里,我才意识到,智己这次是真的在技术上拼了。那个恒星超级增程听起来很宏大,我倒觉得其实就像我们用手机快充一样,既要快,又要有足够的续航能力。问题是,这超增程技术还能不能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作?零下30度,还能带来预期的续航表现吗?这其实我也没细想过,只是直觉告诉我:技术再牛,遇到环境因素,效果还是要打个折。

这车的智能驾驶配置也很有趣。有无图城市NOA全国都能开。我究竟是担心还是期待?过去几年,自动驾驶发展快得让我有点麻木,已渐渐惯帮我开个路的体验。你们呢?在城市堵车时,觉得放手让车自己跑,是真的解放呢,还是怪怕怪麻烦?

然后,另一个问题也飘在脑袋里:要是像我这样,日常短途开电车,偶尔长途,充电方便,续航够用——是不是就算是理性选择了?还是,一旦价格差点偏一点,还是会犹豫买别的牌子?这就像选袜子一样,再舒服的袜子,如果不好看,买的人也不会多。

19.79万元起的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支持大续航,智能驾驶配置全面升级,体现出智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力-有驾

我当然知道,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品牌信任度、售后服务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这次看智己,我更关注的是他们的软硬结合,能不能真正把技术拼转化成用得顺手,而不是变成随车附赠的亮点。

说到这,我发现智己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在做梦的时候,似乎没有忘记脚踩实地。车前排那个沉浸式巨屏,还有那个冰箱……开玩笑说,未来家用车不让你带个冰箱上车?但它的实用价值还真摆在那,让我心里浮现一句:其实买车不只是动力,还得考虑用得顺手的操作惯。

对比一下,身边的朋友买的车,基本都是图个便利和安稳,不会追求极限。我问:你们考虑新能源汽车是不是闲得慌?他们笑:不,主要是觉得用得方便,省事。我琢磨:这是不是一种时代感或者惯在里面?技术再牛,用户的用车感才最重要。

也许,车厂这几年努力的方向,就是用车的情感绑定,让你觉得这不只是一台工具,更像是智能伴侣。但我也知道,背后还是研发、供应链一路拼出来的结果。你想想,传动系统的振动如果出现点偏差,能不能用人性化的方式调节?我觉得,很多细节都隐藏在那些软硬结合的设计里。

19.79万元起的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支持大续航,智能驾驶配置全面升级,体现出智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力-有驾

说到细节,我突然想到,之前看看过一辆车,零件拼装其实挺扎实,但关门时总觉得少点咔哒感。这次新车上,好像用料改善了点,但我记得还是觉得门关起来,少了点沉甸甸的感觉,也许,是我太挑剔了?

有没有朋友会因为面子或硬件选择车?还是说,最后决定还是像那位修理工说的——耐用最重要?

说到这,心里又产生一个疑问:车辆的智能自适应会不会让我们懒得动脑?只要车会跑,我们就不用学怎么调参数、怎么判断路况,真的好事还是坏事?

我还没想透,这车的智能化带来的是便利,还是潜在的危险?——这段先按下不表。

智己的这几年动静挺大。新技术,价格还是挺接地气的。关键是,你会为未来买单吗?还是更喜欢现在的用得顺手?我相信,这里面每个人都藏着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

19.79万元起的新一代智己LS6正式上市,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支持大续航,智能驾驶配置全面升级,体现出智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力-有驾

要是车里能多点亲切的人性化设计,像个朋友那样说:别担心,有我在,会不会让人更愿意掏钱买它?可能吧。但我也知道,机器再聪明,还是得有人在背后不断调教。

写到这里,突然皱眉——到底汽车还是机械的延伸,还是生活的伙伴?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都没答案。你觉得呢?最触动你的小细节,又会是什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