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一天充两次电,冬天跑一半就没电,一年光电池损耗就四千多,你说糟心不糟心?去年南京那场电动车火灾,73%都怪劣质锂电池,想想都后怕。可比亚迪说要让铅酸电池退场,这汽车级技术用到两轮车上,真能解决续航、安全、成本的难题?
要说这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是真厉害。以前铅酸电池40Wh/kg,现在刀片电池180Wh/kg,同样大小的电池,能跑的路比以前多了两倍多。而且用了CTP无模组技术,72V72Ah的电池能直接放进踏板仓,车座底下的空间还大了三成,放个头盔、雨衣啥的绰绰有余。
安全方面更让人放心。做针刺实验,3毫米的钢针扎进去,刀片电池表面温度才31℃,一点没着火;换成三元锂电池,那瞬间就烧起来了。冬天零下20℃,它还能释放90%的电量,铅酸电池这时候连一半都跑不出来。车上还有BMS系统,两百多个参数实时盯着,电池有啥不对劲,能提前预警,大大降低了自燃的风险。
寿命和成本也算得过来账。刀片电池能循环4000次,铅酸电池才300次。算下来一天的成本,刀片电池0.55元,铅酸电池1.43元。而且它还有5年超长质保,铅酸电池可没这待遇,坏了就得自己掏钱换。
不过实际用起来,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杭州骑手李强换了装刀片电池的车,续航490公里,一天充电半次就够了,可车价6980元,得跑15个月才能把多花的钱赚回来。北京到燕郊通勤的人就觉得值,150公里往返,电费才0.9元,以前骑燃油摩托得20块。
但也有隐藏的麻烦。说15分钟充到80%,可那得用兆瓦级的充电桩,现在市场上这种桩还不到5%,大部分地方根本充不了这么快。而且电池能量密度上去了,车重也增加了,新国标规定车重不能超55kg,普通代步车有点受限制,反倒是载重型的三轮车更能发挥优势。
这技术一来,产业里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以前天能、超威这些铅酸电池巨头占了80%的市场,现在估计得腰斩。因为铅酸电池两年就得换,锂电池能用八年,大家肯定更愿意选耐用的。
台铃倒是反应快,搞了“车-电-云安全系统”,电池健康度能在手机APP上看,每天用的人多了两倍。金彭三轮车也不错,快充一小时能跑150公里,乡镇搞物流的,效率直接翻番。
还有雅迪,推出了华宇极钠系统,说成本能低30%,可循环寿命才1500次,比刀片电池差远了,能不能成还不好说。
那到底谁该换这种车呢?高频次跑单的骑手,一年能省4000块换电成本,就是一开始投入多点,得等一年多才回本。北方通勤的人也合适,零下20℃续航还能保持90%,不过得先看看小区有没有配套的充电桩。乡镇搞物流的,拉500公斤货还能跑200公里,就是要看看附近有没有维修点。
要是每天就骑20公里以内,那真没必要换,铅酸电池性价比更高。住老旧小区的也得想想,超充桩覆盖率还不到10%,充电可能不太方便。
短期来看,大家还是会纠结成本,估计得等锂电池再便宜40%,铅酸电池才会慢慢退出市场。长远来说,两轮车可能不只是代步工具了,说不定能变成能源节点,帮着调节电网,还能当分布式储能用。
欧洲电动踏板协会2025年白皮书里说,等续航突破1000公里,两轮电动车可能会把燃油摩托车最后一点市场都抢走。你觉得这一天会来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