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总为你开门”,到底是“YYDS”,或者说,这里面隐藏着危险?
这段时间,整个新能源行业都很火爆,小米SU7的发布会,更是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粉丝热潮,雷军用“遥遥领先”这四个字,让整个行业都沸腾了。可仔细想想,这个所谓“遥遥领先”,就是一帆风顺的么?长城集团总裁魏建军那“汽车恒大”般的危机,犹如一桶凉水,将原本火爆的车市一下子泼了下来。这究竟是瞎操心,还是早有准备?
对于“大萧条”这个词,很多人都记得很清楚。在2022年的九月二十八日,一度辉煌一时的恒大集团,在天津的生产基地,由于现金流问题,彻底停工了。当初的恒大,可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最后呢?如今却变成了一个负面的例子。魏建军用“汽车恒大”这四个字来告诫所有人:不要只顾着向前跑,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脚下是否平整。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路况”如何?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各大公司的“体检报告”。比亚迪,这一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5954.6亿的债务和77.9%的负债率。吉利汽车,目前拥有5047亿的债务,88%的负债。奇瑞,以1749亿的债务,以及88.64%的负债率,再次打破了业内的“红线”。长城自己的债务也不少,1382.07亿,负债率高达62.2%。蔚来的债务高达940亿,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7%,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字。赛力斯目前拥有8十六亿的债务,87.38%的负债率。而理想,则以9十亿的债务和56.1%的负债率来衡量。小鹏,其债务为514亿,负债率为62.19%。
你看看这个数字,你说恐怖不恐怖?有债务并不意味着就会出事,最重要的是,这笔钱是怎么用的,是不是能给公司带来好处的。不过,就财政状况而言,对于负债率在85%以上的蔚来、奇瑞和赛力斯来说,的确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有趣的是,网传获比亚迪投资数千万的领潮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此前有不少网友发现,各大直播间动辄就几千甚至几万的各类AJ潮鞋、绿水鬼表、蔻驰男女包等一线大牌,在“领潮”app上都以不到200的价格被疯抢。而领潮也因此被几家电商巨头以“恶意竞争”的名义抵制,不过几百万领潮用户并不在意这些,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在领潮买的爆款椰子鞋才200,耐穿又好看,建议这样的“恶意”再多一点!
不得不说,此举是企业的正常扩张还是其抢占蓝海,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比亚迪,这两年可是大把大把的钞票,都是新能源车的老大。公司在2022财年的纯利为300.4亿,较上年同期增加了80.7%。不过仔细想想,比亚迪似乎并没有这么大的胃口。比亚迪要想继续在这个领域里占据领导位置,就得持续投资大量的金钱在研究与扩大生产能力上。就拿比亚迪来说,他现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圈地,一家一家的厂房就是一笔巨额的投入。目前尚不清楚,那些投入能否获得期望收益。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加剧,比亚迪的利润也在逐渐被挤压。利润和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利用好了可以扩大规模,但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而这其中,除了本身的运营情况之外,外界的大环境也对新能源汽车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以往的时候,当地政府都会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大量的补助。这下好了!补助逐步退出,国家逐步转为以税收优惠和土地扶持为主的间接扶持方式。这让已经习惯“输血”的公司,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更何况,现在的动力电池,原料的价格也在不断地起伏。要知道,这种能量电池,在新能源车中,几乎占据了三到五成的比例。近两年来,锂、钴、镍等电池原料的价格,就跟做了一次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把那些汽车厂商吓了一跳。如果不能把成本管理好,那么他们的盈利和资金,都会被切断。
说实话,魏建军的警告,一点都不夸张。在今年四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他曾说过,目前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内卷”现象,各家车企都在拼营销和价格,而忽略了自身的科技进步与长远发展。魏建军号召业界要回到理智,加大对关键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而不是盲目地去做低端的重复。而如今,他所说的那句“神预言”,却是真实存在的。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谓是波澜壮阔。比赛一开始,每个人都使出吃奶的力气向前冲刺。但是在中途,一些人会出现体能不足的情况,也有人会迷路。唯有坚持技术创新,注重成本控制,稳扎稳打的公司,将会成为赢家。
雷军的小米,虽然看起来很有前途,但是,新能源产业的前途,却是一片迷茫。“恒大汽车”将会成为下一个坠落的对象?到底是哪一方,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就很难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