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天刚黑,就出发了,本想着能走点“捷径”,避开堵车高峰,没想到高速上慢得像乌龟,跑了两百公里竟然花掉五个小时。好容易挤到服务区,见到满满都是端着泡面的司机,新能源车的车主更是遭殃——排队充电叫号到六十号,足足等了四个小时才能搞定。这个2025年国庆第一天的自驾体验,真是让人深有体会。有人调侃“回回堵的都是同一拨聪明人”,这句话冲上了热搜。高速里车流像“鸳鸯锅”一样密集,服务区的充电桩前也排起了长队。这“出行魔咒”,为什么又老是准时出现呢?
前年十一,八点出门一堵就是堵,去年四点出发依旧堵,今年三点早早出发,依然堵。你们猜猜我明年几点走?一个连续三年遇到堵车的网友录了个视频,图像里高速几乎变成了停车场,各种车辆排得密密麻麻,连应急车道都挤得满满的。十月一日清晨五点,江苏刘老庄服务区早已“爆满”,车主杨先生拍摄的画面里,过道上全是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便利店门口堆起了堆泡面桶,像小山一样,甚至有人坐在花坛边啃面包,“泡面人”这标签,成了服务区的代表人物啦。
比堵车还让人心里发慌的,莫过于新能源车主们那“充电焦虑”了。9月30日晚上,京哈高速某个服务区的充电桩前,叫号器上的号码已经跳到六十多个。一位车主苦笑着录了个视频:“本来以为凌晨出发能避开高峰,没想到充电还得等四个小时,比开油车还累。”从广州回湖北的辰女士情绪也挺无奈,她特意提前半天出发,到了湖南官庄服务区时,充电队伍已经排到了49号,“全服务区就两台充电桩,四个插口,一辆车充一点儿都得40分钟,想插队都没地儿。”她最后等了整整三小时,轮到后还得充电,光充能就蹭蹭花了四个小时,车里孩子哭着要睡觉,大人们只能心里着急。
充电桩堵成这模样,根儿在供需那点“拧巴”。平常高速服务区的充电设备用得少,节假日一来,就变成“香饽饽”了。国家电网早就算过,今年国庆期间,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充电桩会爆满,沈海、长深、京沪这些高速线上的桩又最忙,江苏、浙江、安徽的充电需求也狠狠创纪录。江苏一天的新能源车行驶高速,就超过72万辆。最要命的是,新能源车充能的效率比燃油车差远了,即便是快充,也得40分钟左右,这时间比油车加油还卡。交通运输部的数据说,假期里新能源车日均流量达到1250万辆,占高速总流量的近20%,比去年多了30%。车辆这么多,抢那些有限的充电桩,排队难免成常事。
更让车主头疼的,是“到底要不要下高速”。有车主直言,不是不想在外面找充电桩,可是一折返一绕路,市区里的充电点也可能排得满满的,反正还不如在服务区里干等着。这种心态让服务区的充电桩压力变得特别大,有些地方的充电设施还藏着“暗疾”,原本就不足的充电口又坏掉了一半,局势更难搞。网友们的吐槽刚好戳到痛点:“油车堵在路上一套能睡觉,电车堵着啊,还得拼续航,真怕在高速上趴窝。”“以前还羡慕电车省钱,现在看国庆开电车,真叫一个苦啊。”
不过这次“充电大战”里,倒也藏着些好办法。今年不少地方都提前“出招”了,比如南京黄栗墅服务区新增了12台120千瓦的快充桩,宁波慈城服务区搞起了超级充电站,功率比普通桩高出8倍,北京京哈高速上的充电功率更是提升到了480千瓦,十分钟左右就能把电充满。国家电网还推了个“充到80%-90%发优惠券”的活动,意在让车主别总是占着桩满充。有老司机还能总结出一些避坑的小窍门:避免在9月30日22点到凌晨以及10月1日10点到19点的充电高峰时段,改在清晨6点到8点或晚上10点之后去充电,这样基本都能随到随充。要是实在不行,就干脆下高速,在高速出口5公里范围内的景区停车场或县城商场,充电桩往往没人抢,还比市区便宜30%的电费。
本质上说,国庆高速上的堵车跟充电难题,都是新能源车普及过程中免不了的成长阵痛。现在,大约97%的服务区都配备了充电桩,但面对那集中爆发的用电高峰,基础设施总还是有点捉襟见肘——不光充电桩总量还不够,还涉及充能速度、运维保障和信息互通这几方面短板。不过换个角度想,这其实意味着新能源车已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从城市的代步工具,变成了长途出行的新宠。这份“甜蜜的烦恼”,反倒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成长经历。
随着返程高峰临近,10 月 6 日到 7 日的 10 点到 21 点,又会迎来一股充电热潮。沈海、长深等热门高速依旧是主战场。无论是“老司机”还是“新手上路”的人,或许都得明白:出行的意义不在于“拼时间”,而在于“平平安安到达”。提前规划路线、错开高峰时段充电、换个角度应对问题,这样不仅能少受点堵车烦恼,还能让假期多点轻松愉快。
国庆期间高速堵点总会有人帮忙疏通,充电排队的长龙也终会散去,不过这场“压力测试”留给我们的思考不会轻易过去。它提醒我们,新能源车的普及不仅仅靠造出好车,还得靠基础设施赶上节奏、运营服务变得更完善。相信再过几年,充电桩会更多、更快,信息也会更通畅,届时自驾开电动车从“找罪受”变成“享便利”指日可待。眼下,仍堵在路上的“聪明人”们,或许可以泡壶泡面,耐心等一等——毕竟,回家的方向就在眼前,安全到达比啥都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