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卖出10万台,90%的人直接选顶配四驱,这台15万的方盒子到底藏了什么门道
上周在服务区遇见一哥们儿,开着辆方方正正的车,后备箱支着帐篷,车顶架上绑着两块冲浪板。我凑过去搭话,他正用车上的电给电磁炉煮面。“这玩意儿能当充电宝使,6kW输出,煮火锅绰绰有余。”他指了指仪表盘,“跑了四百多公里,油还剩大半箱。”
这车是比亚迪方程豹钛7。说实话,第一次听这名字我也懵,什么方程豹,什么钛7,搞得跟高达似的。但数据摆在那儿——上市第二个月交付破2万台,累计百天10万台,六成买家直接提高配,九成选的四驱。这阵仗,上一次见还是当年的哈弗H6。
有意思的是买这车的人。我后来加了几个车友群,发现一个规律:程序员特别多。有个在杭州写代码的小伙子说得挺直白,“周一到周五被需求文档按在地上摩擦,周末就想开着这方盒子往山里钻,哪怕只是在后备箱躺着发呆也行。”他买的那辆灰色四驱,后备箱里常年放着折叠椅和钓鱼竿,说是“移动的精神角落”。
群里还有个姑娘,养了条金毛,专门冲着后备箱的宠物模式来的。这功能挺人性化,空调单独吹后备箱,狗在里头不热着,人在外头不操心。她说之前看过坦克300,太硬派了,“像开拖拉机进城”,钛7的方盒子带点圆角,没那么生猛,日常通勤也不突兀。
说到和坦克300的对比,这俩经常被放一起聊。参数上钛7的后排腿部空间要长出12厘米左右,实际坐进去确实宽敞不少。底盘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组合,离地间隙210毫米,碎石路面走得挺稳当。有个跑过川西的车友说,常规烂路完全够用,但真要去挑战极限豁沙子,还是差点意思,“毕竟人家定位就不是纯硬派”。
混动系统是这车的核心卖点。DM-p架构,双电机,综合功率452千瓦,零百加速4.3秒。这数据放在SUV里相当炸裂,红绿灯起步基本没对手。但更实在的是油耗——WLTC工况下百公里5升出头,纯电能跑215公里左右。我认识个住郊区的车主,通勤单程4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几乎不怎么烧油。
北方车主可能更关心冬天续航打几折。问了几个东北的群友,反馈是衰减大概在15%上下,比三元锂电池的表现要好。这和刀片电池的特性有关,据说能扛零下30度的低温,热失控后30分钟不起明火,安全冗余做得足。
智能化方面没什么特别惊艳的地方,但该有的都有。L2+级辅助驾驶在山路上弯道居中能力还不错,DiLink系统支持手机远程控车,冬天提前开空调、夏天提前降温,这种小功能用习惯了就离不开。有个细节挺有意思,副驾座椅能放倒变成小桌板,据说是致敬日系K-Car的设计思路,露营时当餐桌挺方便。
卖得好还有个隐性原因——售后网络铺得广。比亚迪在下沉市场的覆盖率摆在那儿,90%的地级市都有4S店,电池终身质保也打消了不少人对续航的顾虑。相比之下,有些新势力品牌修个车得跑省城,这账大家心里都会算。
成交均价15万出头,对标一下同价位能买到什么?合资SUV的中低配,或者自主品牌的顶配燃油车。但钛7给了四驱、混动、大空间,还有那股子“周末能撒欢”的调性。也难怪有人说它卡位卡得精准,既不和理想抢30万的市场,也不和捷途在纯燃油领域硬碰。
方盒子设计能火多久不好说,但至少眼下它踩中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不想开一台无聊的代步工具,但也没打算真去穿越无人区。平时通勤省油省心,周末能装下露营装备跑个短途,偶尔走走非铺装路面也不慌。这种“轻越野”的定位,或许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细分市场。
至于值不值得买,每个人情况不同。但如果你也是那种周末想往外跑、又不想太折腾的人,或许可以去店里坐坐,感受一下。
记得试试那个外放电功能,煮杯咖啡的时候,你大概就能明白那些车主在说什么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