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增程版动力曝光,续航焦虑缓解,价格成最大看点

能不能纯电出行,是不是就能算新能源车,或者说加个增程器就够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比如最近被曝光的小鹏X9增程版,配了个63.3度的大电池,光是纯电续航就说能超450公里。这信息一出,大家都在讨论,这玩意儿究竟算不算“真·新能源”?动力电池这事儿,可不是单纯比个数字那么简单。

先说说这个续航450公里。听起来是不是挺让人心动?你想啊,日常通勤、上下班,偶尔出去自驾个短途,这点续航其实非常够用。可是真到关键时刻,比如说长途自驾、遇到堵车、到了冬天电池续航打折,再或者临时想上高速,增程器有用没用,可就不是纸面参数能决定了。说白了,理论上的纯电续航只是个参考,你真点了空调、开了暖风、跑了高速,有多少能剩下,都得打个问号。厂商喜欢用CLTC工况去标续航,就是为了数据好看点,可实际你用起来,能不能达标,全得看用车习惯和环境。

再说眼下这套配置,动力电池用的是中创新航的电芯,电机峰值功率210千瓦,发动机最大功率110千瓦。从动力上看,其实非常能打。但问题来了,增程器的意义到底是啥?难道就是“给你一个随时能补电的发动机”吗?我们都知道,增程车一般情况下主推电驱动,发动机就是平时给电池充电,偶尔顶一脚,防止真空电池没电。那这么一大块电池,实际能用到多少?用户买回来,是不是就习惯当纯电车用,把增程器搁那吃灰?还是说,厂家就是怕你纯电不够,临时有了备用方案?

这些年新能源搞得风生水起,各家厂商拼续航、拼充电速度,甚至拼谁家电池能用得久。小鹏X9这次用的是800V高压平台架构+5C超充大电池,理论上充电速度和续航体验都能提升。这事其实挺值得琢磨的,新能源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充电慢、续航焦虑。现在多了增程器,确实能缓解续航焦虑,但这也意味着成本上去了。你想啊,一块大电池加一个发动机,既要兼顾顺滑的电驱体验,还要有省心的增程器支持,光是硬件成本就得多掏不少。

价格这事就很关键了。现在国产新能源车竞争压力多大?比亚迪、问界、理想都在往“极致性价比”卷。用户都已经很熟悉配置堆叠、参数升级,光堆续航没啥说服力。小鹏X9说纯电版和增程版外观差不多,就细节上做了一点区别,比如进气口和格栅设计、车尾装饰板等等。说实话,这种区别更多是给懂行的车迷看的,一般用户谁去区别进气口横不横、鳞不鳞?价格才是硬道理。

如果说成本提升了,售价上没优势,那增程版是给谁买的?目前来看,增程式车型最大的用处还是补齐纯电车的短板。比如充电条件不便、续航假标、极端天气,增程器就能救急。所以愿意买增程版的用户,多半心里还是有点“电车焦虑”,不敢一步到位全电。可如果你日常使用环境很友好,充电桩遍地是,倒不如买个纯电版用着更爽。

背后更深层的问题是,增程式到底算不算新能源的终极答案?现在大家都说新能源是趋势,电动车是未来。而增程器其实是个过渡方案,说白了是让传统发动机在新能源的大浪潮里再发挥点余热。未来要是电池技术真突破了、充电方便了,增程器还有啥用?如果只是为了解决短暂的焦虑,是否长远来看就是鸡肋?厂家造增程版,用户买增程版,其实都是在经历一个技术演变的中途阶段。

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增程器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买电车不后悔”。谁也不想开着电动车半路熄火,等拖车。可这事只能缓解心理上的焦虑,不能完全解决根本问题。现在的城市,充电桩越来越多,续航焦虑逐步被消解;可三四线城市、小县城、偏远地区呢?这些地方,增程器还是有存在价值。小鹏这么做,无非是照顾到更广泛的用户,尽可能让产品覆盖更多的用车场景。但这样一来,电池成本、发动机成本都得算进去,比拼价格的时候就不敢下狠手。

回到小鹏X9的这次动力曝光,关键点还是在用户的实际选择上。你买车到底图什么?技术先进、配置拉满、续航给力?还是图个踏实,哪儿都能用、不担心半路趴窝?理想状态下大家都能用上“真正的新能源车”,即便电池不够强,也有备用方案兜底。但是,这样的产品能不能控制成本、能不能卖出规模,能不能打动用户心里想买的那根弦?这才是决定车型成败的关键。

这里不得不说一嘴,电池厂商和发动机厂商的博弈也很微妙。中创新航和东安动力这次合作,把两家的技术优势糅在一起,但最终能不能发挥到极致,还得看整车调校和后续用车表现。用户最怕的可不是参数不够好,而是“实际开起来没那么省心”,你说发动机和电池分别都很强,但融合之后是不是就能一加一大于二?现在谁也不敢保证。

800V高压平台是目前新能源行业追捧的“新宠”,意思就是提升充电效率,让用户能快速补能,舒适出行。但一般来说,高压平台用在增程式车型,不知道会不会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毕竟很多人的用车习惯决定了,增程器其实更多是“保险单”,不是天天都用。那是不是纯电部分整得再完善、增程器只做备用,这样的配置是不是就更贴合主流用户?还是说,电池再大不如实际体验更好?这个问题估计得让用户自己去试。

说白了,这事儿可以用一个问题来总结:我们买新能源车,究竟是买个“未来”,还是买个“安心”?未来就是纯电、智能、各种炫酷黑科技;安心就是不用担心没电、到处能跑、遇到特殊情况有救急方案。小鹏X9这次的增程版,如果确实能靠“大电池+高原充电技术”解决多数人的焦虑,且最终产品定价合理,其实就是一款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车型。但如果这类增程式车型只是“堆配置、提成本”,用户最终还是会被价格打动,选更实用、更便捷的替代品。

所以,增程式的意义在眼下还算重要,但终究会被更纯粹的新能源方案所替代。现在是一个说“要电池大、续航长、混合动力不怕趴窝”的时代,但等到充电桩密布、快充普及、出远门也不用担心的时候,增程器估计就是“曾经的过渡产品”。小鹏这次敢在动力和续航上一下加码,说明市场确实有需求,也说明厂商网络还不够完善,还有很多场景,大家不太敢只靠纯电。市场就是这样,技术发展赶不上人心的变化,谁能解决大家心里的痛点,谁就能赢得现在;谁能做到随走随充、价格良心、体验舒适,谁就能赢得未来。

有时候我就在想,买车这事儿,是不是就是买一个“放心”?无论你是选纯电、混动还是增程,最后都得落到自己怎么用、用得舒不舒服。厂商能做的,无非是把你担心的地方给你一个答复。哪怕是再厉害的配置和参数,最后还不是得看你愿不愿意掏钱?增程式的未来,可能不是永远的主流,但在技术迭代路上,肯定是必经的一步。至于小鹏X9这款增程版本能不能火,就得看它是不是能给到现在绝大多数人心里的那个“安全感”,能不能真把续航焦虑扫清;价格和体验,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其他讲再多其实都是锦上添花。

小鹏X9增程版动力曝光,续航焦虑缓解,价格成最大看点-有驾
小鹏X9增程版动力曝光,续航焦虑缓解,价格成最大看点-有驾
小鹏X9增程版动力曝光,续航焦虑缓解,价格成最大看点-有驾

你看,小鹏这次“一口气上俩”,其实就是想把电动和增程两类用户全都圈进来。技术在变,市场在变,人心也在变。下一步,谁能把成本压下来,做到既实用又便宜,谁才是真正赢了。至于增程式是不是终极方案,等电池技术再上一层楼,到那时候,自然有新的答案。

小鹏X9增程版动力曝光,续航焦虑缓解,价格成最大看点-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