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在我国发展了近三十年,到2019年才实施了国家强制标准。而到如今已经过去六年,新国标也迎来了重新修订,并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内蒙古、广州等地区也在9月后有新规,值得广大车主关注。
新国标落地:为何车主依旧不满?
与2018版国标相比,新国标修改的标准有很多。其中老生常谈的就是取消强制脚踏装置、增加非金属材料防阻燃性能、整车塑料占比严控在5.5%内、铅酸车型上限可重63kg。
但今天我想说的并非是这些不痛不痒的改变,而是大众比较关心的速度问题。很多人都知道了,此次修订并未对最高车速做任何调整,也就是说还是限制25km/h。在此之前,不管是官方还是个人的投票,提高车速的呼声都是最高的,本次未修改显然是令人失望的。
小甄其实想结合当前的全链条整治来看。许多地区都在查非法提速这个乱象,但本质上还是由限速催生出来的。如果未来电动自行车保持25km/h,那即便查得再严格也难以遏止乱象。
9月内蒙古: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
作为全国少数未对电动自行车立法的省份之一,内蒙古也是出台了《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并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覆盖了产销、登记、通行、停放充电等诸多环节。
其实和其他省份基本相差不大,值得车主们关注的一是上牌政策。对于非标车进行5年过渡期管理,可以登记上临时号牌。二是道路交规。都是比较常规的,比如戴头盔、不逆行、不闯红灯等等。三是停放和充电。明确禁止携带电动车及电池进入电梯轿厢,严禁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停放充电。
这在其他地区已经成为常态了,所以车主们也不必过分担心什么变化。唯一要提醒的就是上牌问题,不管是合标车还是超标车,最好都要登记挂号牌,防止后续严查被罚。
9月广州:牌照分类管理
面对“电鸡围城”的治理难题,广州这两年一再出台新规,并且不断加大整治力度。而最近公安部再发布通知,从9月1日开始实施全新号牌管理办法,各类电动车有了明确的号牌分类。
在广州,普通家庭日常使用的电动自行车,要上白底黑字新国标牌照,和其他地区绿牌是有点区别的。而新规实施后,外卖、快递等7类民生服务电动自行车,要上黄底黑字牌照。此前上了蓝牌的外卖车要换成专用黄牌,限时6个月,逾期后未办理视为无牌车。
同时我也注意到,北京也出台了相关分类管理的新规,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外卖车也可能有专属号牌。或许,这会为城市破解电动车困局提供样本。
总结
不管是新国标落地实施,还是内蒙古、广州、北京等地探索新管理办法,我们都可以看到未来电动车的管理会趋于规范化。所以,对于广大车主来说,还是要尽早适应合规用车,防止严查后受到处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