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也变了!新世代iX3明年量产,国产加码电动化

最近,汽车圈里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那就是宝马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电动车,叫做新世代BMW iX3。

很多人一听,可能会觉得不就是又一款电动车嘛,有什么稀奇的。

宝马也变了!新世代iX3明年量产,国产加码电动化-有驾

但这次的情况还真不太一样,因为这款车不仅代表了宝马未来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它将在2026年率先在中国沈阳的工厂进行量产,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下。

可以说,那个我们熟悉的、以操控和发动机闻名的宝马,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彻头彻尾地改变了。

首先,这款新车最大的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它整个的“底子”换了。

以前的汽车,不管是燃油车还是很多早期的电动车,车里的各种电子设备,比如管发动机的、管导航的、管车窗的,都像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虽然也能配合,但效率不高,线路也特别复杂。

而宝马这次给新世代iX3用上了一套全新的智能电子电气架构。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宝马给这辆车装上了一个超级中央处理器,底下分了四个“高性能大脑”。

这四个大脑分工明确,一个专门负责车里的娱乐系统和导航,就是我们平时听歌看地图用的那部分;一个专门负责驾驶辅助系统,比如自动跟车、变道辅助这些保证安全的功能;一个专门负责车辆的驾驶动态,也就是保证宝马开起来还是那个味儿,有驾驶乐趣;还有一个则负责管空调、座椅加热这些舒适性的功能。

这四个大脑协同工作,信息传递速度飞快,而且因为是统一管理,车里的电线数量一下子减少了600米,整车重量也轻了30%。

这就像给一个人的身体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不仅反应更快,身手也更敏捷了。

有了这么一个强大的“大脑”,车内的体验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当你坐进这台新车的驾驶座,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传统的仪表盘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宝马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

宝马也变了!新世代iX3明年量产,国产加码电动化-有驾

它通过一种特殊的投影技术,把车速、续航里程这些最重要的驾驶信息,投射在驾驶员视线下方的挡风玻璃上,形成一个横贯主副驾的细长显示条。

这个显示效果非常清晰,达到了4K级别,而且面积很大,驾驶员的眼睛几乎不用离开路面,就能一览无余。

在这块全景显示的上方,还有一个3D抬头显示,它会把导航箭头、限速提醒这些更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信息,以三维立体的效果投射到更远方的路面上,感觉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宝马的这套设计理念,就是为了让驾驶员能够真正做到“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路”,把驾驶的直观性和安全性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当然,对于一辆电动车来说,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电池和续航。

在这方面,宝马也拿出了压箱底的技术。

新世代iX3采用了第六代电驱系统和800V高压平台,核心是它用上了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的大圆柱电池。

更有意思的是,宝马这次采用了“无模组”的设计,把一个个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里,省去了中间的模组结构,这样不仅能装下更多的电芯,还能减轻重量。

同时,他们还把整个电池包变成了车身结构的一部分,这叫“电池车身一体化”。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多,车身刚性更强了,重心更低了,操控性自然也就更好了,车内空间也得到了优化。

这些技术革新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国产版的新世代iX3,在CLTC标准下的续航里程预计将超过900公里,而且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超过400公里的续航。

这个数据基本上可以彻底打消大部分人对电动车的续航和补能焦虑了。

宝马也变了!新世代iX3明年量产,国产加码电动化-有驾

说了这么多技术上的革新,我们再回到开头那个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宝马要把如此重要的一款转型之作,放在中国进行全球首发和量产?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更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前沿阵地。

宝马集团的董事长齐普策就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是全球汽车行业技术竞赛的决胜场。”为了打赢这场比赛,宝马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了一款专属版的iX3,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度的本土化定制。

比如在智能座舱方面,宝马选择和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开发了一套专为宝马定制的大语言模型。

这意味着车里的语音助手不再是只能执行简单命令的机器,而是能够理解复杂语境、进行逻辑思考的智能伙伴。

在驾驶辅助系统上,宝马则携手了中国本土的顶尖科技公司Momenta,共同研发一套更适合中国复杂路况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够像经验丰富的人类驾驶员一样去理解和应对各种突发的交通状况。

在硬件和舒适性上,宝马更是充分考虑了中国消费者的偏好,国产版的车型轴距加长了超过100毫米,使得后排腿部空间非常宽裕,后排座椅也是由宝马在上海的团队专门开发,坐垫更厚、更长,乘坐体验更好。

甚至连底盘悬架的调校,都是中国的工程师团队针对国内常见的路况特点进行优化的。

从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电池巨头合作,在沈阳生产基地启动大圆柱电池包的试生产,到在中国建立起庞大的研发团队,深度参与新世代车型的开发,宝马的一系列举动都表明,它正在将自己的未来与中国市场进行深度绑定。

这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把在国外设计好的车拿到中国来生产销售的模式了,而是在研发之初就充分融入中国的技术、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需求。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格局中地位的巨大提升。

宝马的这次“转身”,不仅是为了在激烈的电动车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更是对中国创新实力和市场潜力的一次最高认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