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变速箱变少,成本压力大,技术进步快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种现象——以前买车的时候吧,身边的老司机总会念叨一句:“一定要选AT变速箱,结实、平顺、不爱坏,修理铺里修AT的人比修灯泡的都少。”可是你现在随便去个4S店,挂在明面上卖的,10款车里头有个两三款还用传统AT变速箱算你走运,多半不是CVT,就是双离合。你说,这变化大不大?到底是技术进化,还是车企作祟?今天咱就问问,AT变速箱为啥越来越少?

先甭说别的,不妨先抛个问题:你买车最在意的是啥? 是动力、颜值、配置,还是“开着省心”?要是搁十年前,这问题无线接近于“有没有AT”。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根本不在乎底下藏的是啥,他们对质感、品牌、配置、智能化津津乐道,这变速箱类型给谁提及谁还得百度半天。是不是说明“耐用不再值钱”了?这是不是咱消费观的变化惹的祸?可你真怪消费者,还是得从车企和时代的“算盘”说起。

咱直说,成本这个事,是万恶之源。一组原厂的爱信6AT变速箱,落地价小两万,可一个同定位的双离合顶多一万多点,甚至还敢动不动宣传“自研自产,全球领先”。你说,这钱能省不能省?省下这几千块,过亿的销量一乘,账上的利润眼瞅就好看多了。你以为董事会是玩慈善的?别闹了,投资人盯着全年报表呢,“用户口碑”和值钱的利润面前,孰轻孰重谁说了算?至于CVT变速箱,那价格还便宜点,多少国产A级家用车宁愿削配置,也得用CVT,你琢磨琢磨,这不就是明着拼利润嘛!

你说“那自己开发便宜点不就完了”?这就扯到另一个死结——专利壁垒。全地球能自产出顶级AT变速箱的老大也就三家:采埃孚、爱信、通用。国内凡是想掺和进去的,咔咔一律被专利锤得怀疑人生。想造个9AT吧,刚上路就被对面律师函连射二十七张,就问你服不服?光专利和律师钱就够开家变速箱厂了。说白了,变速箱这行,比什么发动机、电池芯片都“卡脖子”。谁还说“自主自信”的时候,不琢磨琢磨,少见AT变速箱在市面上是不是有它的道理?

再往深里掰,油耗永远是热点。你玩命省油,政策逼着各大车厂不得不挠头。AT变速箱嘛,说到底,人家是靠液压泵盘来盘去传递动力,传动效率七八成,损耗就那2升油死死的。放眼世界环保潮流,碳排放越来越紧。不是你想开大排量就能开的了。要按2026年新国标算,1.6吨的SUV一公里下来全得“喝西北风”才能达标。以前的哈弗H6装AT能开8升,现在政策铁面无情,自动给你判死刑。你说,厂家能不被逼着用更省油的CVT、双离合么?根本不彻底淘汰AT才算奇事。

可是你看现在的维修师傅,再熟练的老师傅都得感叹一句:“电动车压根儿没变速箱,入行20年的老本行快沦为手艺绝活了!”没错,电动机能瞬间给出最大扭矩,你还需要分什么六挡七挡?人家直接一个单挡跑全场面。混动车也玩电控分配,都不爱搭理多档位AT了。以前还想着“留条后路给自己”,现在听声音都直接判断出“完了,全成电了,我修的那一套东西丢博物馆算了”。

搞笑的是,以前老铁买车专门拿变速箱当卖点,现在99%的消费者是“用啥无所谓,用坏了三年一换”。有的是年轻人创业路上追求“把钱砸在更炫配置”,有的是健身房行政白领“只要蓝牙音响舒服,动力啥不在意”。你想想,有啥变速箱能顶“后排按摩座椅”、“主动安全驾驶”在朋友圈露脸吗?大伙都奔着科技感、享受感去了,“老头乐”式的耐用和实在,真的快成了上一代人的“精神情怀”了。

AT变速箱变少,成本压力大,技术进步快-有驾
AT变速箱变少,成本压力大,技术进步快-有驾
AT变速箱变少,成本压力大,技术进步快-有驾
AT变速箱变少,成本压力大,技术进步快-有驾
AT变速箱变少,成本压力大,技术进步快-有驾

最后,其实我还想问问大家——你到底为啥怀念AT变速箱?说是机械的温度、说是工程师的技艺,说到底,它就像一块机械手表。有人是为了看时间,但大多数人喜欢的是那种机械咔哒作动的手感,偶尔在拆修店听老师傅掰案例,听起来很带感——“330万公里还没大拆,服不服?”可扪心自问几个人真用到“开穿时代”的水平?年轻人三年一换车,厂家“后起之秀”三番五次高喊技术革命,AT就算不退出,也撑不住市场凶猛的潮水。

不信你再去修理铺转一圈,有拆AT的,比拆电动车的还罕见。以后能碰见纯正AT变速箱的,也就那么三类人:愿意情怀溢价豪车买单的,信仰机械极致的老炮,喜欢极限越野的钉子户。大多数人要的是省心便宜、体验新颖,谁还费心琢磨那一坨十几斤的钢铁齿轮?说到底,变速箱的未来,是整车汽车电子控制的未来,是时代推着进步的结果。你想怀旧没错,但也得向现实低头,不管咱现在怎么怀念、怎么惋惜,AT变速箱的黄金时代已经走过去了。

时代洪流没谁能逆着走,技术再牛,“生不逢时”也得下岗。记住我们曾经开过“硬菜机械”,也学会接受CVT和双离合一统天下,再往后的智能电动,也许变速箱的话题直接尘封进历史脚注,就是这一波社会进化的缩影。你又有啥新的体会?留言说说呗,咱一起见证“昨天的神话”变成明天的传说。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