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喜欢旅行,有的人喜欢旅行车,但更多的人只是喜欢坐在房间里幻想自己在旅行。这世界就是这样荒诞——你努力工作是为了买车,买了车却终日堵在路上,最后只剩朋友圈里那句配图:“一辆车,一段旅途,一个故事。”故事不重要,车才是主角。这次的主角叫斯柯达Vision O,纯电旅行车,名字听起来像漫威出品的机器人,但实际上,只是斯柯达在慕尼黑车展上给自己画的一个饼,你要是信了,那只说明你比我还容易被骗。
先说说这个名字——Vision O。品牌方的解释是代表循环利用理念。听着高大上,实际就是企业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像你小时候抄同桌作业,事后跟老师解释这是知识循环利用,但唯一循环的,是你的无形智商。至于它是不是基于大众集团的全新SSP平台打造,官方没说死,只留了个“或许”,这种暧昧说辞堪比相亲局里的“我们可以先做朋友”,呀,怎么这么像上班时老板说的“过段时间给你涨工资”?
当然,说了十年内上市。这种“未来十年”的承诺,堪比“我以后一定减肥”的发誓,放心,上市的概率跟你中彩票差不多。也可能等到你孩子驾照都拿到了,这车还在打样。毕竟概念车就是汽车界的PPT,PPT谁不会做?我上大学时打工的培训机构PPT都能做出宇宙飞船,让你觉得只要参加培训,月薪就能翻五倍。我相信,这车能做出来,咱都能当上欧洲皇帝。
车展那天,斯柯达Vision O的亮相让媒体激动得像见了前任。各种实车照、官图曝光腾腾飞,封闭式前脸造型被人热烈称赞。这种设计,看着像是汽车圈的高冷女神,拒绝一切呼吸,却又说自己追求空气动力学。其实不仅是空气动力学,是空气工资学——能抵抗风,能挡住饭,能隔绝一切车主的痛苦。光看一圈细长的前灯组和发光车标,你以为未来车主能开着它穿越银河系。哦,不对,最多是开去兼职送外卖的路上,然后被电量盯得瑟瑟发抖。
封闭式前脸、黑色装饰条,原来汽车圈也有化妆趋势。没准下次发布新车还能出个“口红色涂装”,毕竟能让人开心的,一个是美妆,另一个就是买东西。还是买东西更踏实:你花钱了,至少得到了发票。但斯柯达Vision O,你花钱了,却只是买了一个未来的幻觉。
车身侧面也下了狠工夫,给B柱设计了个前倾(幸亏没提后仰,后仰设计就像摇滚明星做鬼脸),再来一条黑色装饰条。车长4.85米,听着像很大,其实只是给后备厢留了多些空间,方便你放下现实里的梦想和面包。毕竟650升的后备厢,1700升的折叠空间,对于我这种月薪刚刚能付房租的人来说,一升空间都想切成两半用。
尾部则画上了细长灯组,分段式灯带很时髦,中央还有个发光SKODA字母车标。发光你懂吗?都是强行增加科技含量,仿佛只要它会发光,就能照亮你的前途。你仔细想想,小时候会发光的玩具,最后不是都进了垃圾桶吗?现在会发光的车标,也许只是为了在夜里提醒你:月供还没还完。
说完外观,再说说内饰。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应该是“极致极简”。竖向中控屏像手机做大的版本,中控台远端还有贯穿式显示屏。你不用担心不会用人工智能,车内附赠一名人工智能助理(名字叫Laura,这恐怕比你上班领导的名字还洋气),能帮你记录会议笔记、分享驾驶环境。问题是上班开会这么多人还用得着开车记录?不如直接躺家里遥控车给你写日报好了。
内饰里唯一动人的,是每个车门都有一把雨伞。听起来很贴心,实际上是怕你买车后下雨天还要跑去送快递。后备厢专属充电线收纳空间、磁吸式无线充电底座,这些黑科技,很炫,却未必很实用。蓝牙音箱、集成冰箱都准备好了,让你有种开车就是搬家。唯一没告诉你的,就是电池能不能支撑你从北京开到上海,还是只能从小区口开到菜市场。
至于动力、电池性能,这些关键数据,官方秘而不宣。大概怕大家一问,就露了底裤。你别说,你小时候偷吃零食没被发现时都想盖住嘴巴,现在企业遇到敏感问题也是照猫画虎:只说外观,说配置,关键东西留个悬念。概念车就像传说中的初恋:你以为是灵魂伴侣,其实别人只是在画饼。
旅行车市场向来是钢铁直男的天堂。斯柯达明锐旅行版、速派旅行版,听起来像健身房的套餐组合。上汽大众斯柯达曾经把明锐旅行车端出来,现在早就停售,连2019款的指导价都和面膜一样,12.99万起。销量数据显示,速派做头牌,柯珞克和明锐分列二三名,但数字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信这些数字就像信星座一样自欺欺人。说什么今年7月卖了417辆,数字很漂亮,可你拉开高速,遇到同款,概率跟我买彩票中奖一样高。
整个发布会和车展,就是一场大型自我感动。新科技、新设计、极简内饰,每一样都像朋友圈里晒出的健身照,底下评论火热,但实际能坚持下来的还不是寥寥。官方不公布动力,媒体齐齐装傻,大家一起做梦,好像下个月就能开着Vision O横跨欧洲。真出量产版的那天,估计地球都能源危机了,这车还在发布会上轮回。
斯柯达Vision O,纯电旅行,又是极简设计,听起来比我家里电风扇还节能。要真量产了,最狠的问题还是电价——估计你靠车顶冰箱喝上一口可乐,就得多充一次电。设计师是不是故意的?每一项配置,都是硬挤出来的科技感。都是放大镜下的未来主义。其实你买车吧,买的是逃避现实的幻觉,斯柯达不过是把这幻觉包装得更圆一点,未来感更足一点,心理价位更高一点。
有句话说得好,车是第二个家,现在连雨伞和冰箱都包了。只要你胆子够大,晚上车里睡觉都自带科技管家。等到Vision O上市,估计每家后备厢都能塞下一个小型洗衣机,电量用完可以直接把梦想也和电池一起回收了。毕竟,斯柯达说了,这车代表循环利用理念——循环利用什么呢?循环利用你不停买新车的热情。
车展有时候就是大型画饼大会,媒体写稿写得跟做梦一样,厂家PPT打磨出火花。你想象未来十年纯电旅行车开进小镇,人是自由的,电价是合理的,道路是空的。然而,现实往往只允许你蹲在地铁口幻想自己有车,拿着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发呆。不是说电动车不好,是电动车能给你的自由和现实能给你的自由一样,全靠电量撑着。
说了这么多,斯柯达Vision O无非是个未来幻觉,一个用来安慰你996生活的美好设想。等到它真的上市那天,我愿意现场直播,把新车开到市中心转一圈,然后被交警提醒“禁止长时间停车”。其实未来是好东西,只可惜善于溜号,每次你认真一点,它就溜得更快。
谁让我们都爱做梦呢。真要等你拥有一辆纯电旅行车,极简设计,随时带着雨伞和冰箱,或许你早就不需要它了。到那时,没准你会感慨一句:“我年轻时做过的梦,都成了PPT。”斯柯达Vision O,愿你的幻想比电量更持久。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