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二年半的红色polo1.4自动挡车虽少跑但安全可靠,先生也开始认可它的实用价值
要说这辆车,真是耐操到让我感到佩服。2013年4月买的,当时还没退休呢,就瞎操控着,偶尔上下班,市区里骑个电动车心里比坐车还打鼓。那会儿我家离单位不远,早高峰堵得像一锅粥,骑个电动还是直奔目的地,其实用车频率也就十几次。可我买车的最大用途,往后就变成拉家人了。每年陪父母或者亲戚出来走走,那个只五十公里的老家,基本一年一两回。远门就更少,总觉得开个车跑远距离麻烦事儿多。不像他们眼中的车,我倒觉得,挺省心,没太多折腾。
我清楚记得去年腊月那回,带着肚子怀孕还大到不行的儿媳,专程开着这辆车跑杭州。这事怎么说呢,主要为了方便照顾家里人。那天,打算好早点出发,走高速,没想到一路堵,开了十个小时才到。中途我还翻了下笔记——车没出什么问题,铁底盘稳得很。小王(我用的他,是我家朋友的助手)给我打电话,他说:你这车底盘底,跑高速特别稳,远超你先生那辆越野。我当时还搞不明白,他怎么能说得这么断定。细想也合理,毕竟我这车轻巧,跑高速似乎又能应付得来。
但我曾经听我先生说:你那车空间太小,坐远了憋闷啊。尤其是提速慢。每次他开那辆越野BOSS,他都喜欢炫耀油门响应快,我就笑了。这次跑完杭州回来,感觉他似乎开始有点转变。他倒了个个金句:你的车,虽小,却经得起折腾,比我那快要20万公里的车还好开。我还真没细想过,车一个磁场是有的吧,可能这辆车的灵魂终于吸引了他。
说到这,想问一下你们,汽车这东西,好像真不全是技术和材料堆出来的—it还带点灵性。我就喜欢开这辆车,觉得反正就是个代步的工具,走北跑南,省心又安心。别看只是个|1.4,我估摸着百公里油耗可能在6L左右,粗糙心算,既不贵,又实在。还特别省油,一箱油能跑个300多公里,也就是说不到四百油费到家,算算挺划算,不比坐动车贵。
有时候觉得,车子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眼高心宽。有个朋友说,停车找车位,轻松多了。这个点我深有体会。以前总觉得,车大就好,装东西多。但实际用下来,小车比例更高。每次出停车场,别提多方便。偶尔我还会思考,未来车会变得更智能但是不是会更虚?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其实我还琢磨到一件事,开车多年,我发现一些细节。我的手法挺厉害的,小刮碰几乎没有,估计手感还可以。对比上一个汽车修理工说,我技术不错,但我心想,不就是多练练,没啥高招。车不是钢铁侠,也不会自己修。但不得不承认,开车的惯,和心态关系很大——温柔不操控,车子自然粘得住。
这次长途开回来之后,先生倒是变心了。他说:以后多开我的车,他那车老化得厉害了,烧机油味都开始重了。在外面走了好几次,他还说,你那个车,真得谢谢你。听得我一乐——虽然我知道,汽车不在大小,只要合用,心宽路宽就行。
其实我倒觉得,买这辆车真是值啊。省油、可靠、停车方便。倒也挺省心的,开了12年多,从未出过大事,不是我夸自己,真心感受到了手法的重要。
偶尔我也会想,未来车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会不会有一天变得像魔法车,能自己找到车位,智能避障,还能自己选主人?可是这样的话,手动开车,还有意思吗?(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我总觉得,车,还是个有生命的东西,只要心还在,车就有灵魂。你们觉得呢?是不是每辆车,都有自己专属的磁场?
就是摇晃着,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看似普通的车,经过多年,它的灵魂反而变得更丰富了。也许,这也是人车合一的一种吧。开车这件事,不就是生活的某种微缩镜像吗?
——你说,我的小polo会一路陪我到哪天?还是会被换掉?这个问题呢,也许就留给时间去回答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