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了,不装了。兰博基尼Aventador S Roadster,这台标价747万的敞篷大玩具,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跟“车”这个字没什么关系了。它不是交通工具,它是一种宗教,是一种形而上的玄学武器,是一个能让你在三里屯任何一个路口自动获得优先交配权的行走的巴菲特午餐券。你以为你在买一台V12敞篷牛?错了,你买的是一个大型社交牛逼症确诊工具,还是带敞篷的那种,方便全世界围观你的病情。
开局先讲最魔幻的,这台车的核心,那台6.5升V12自然吸气发动机。740马力,690牛米,3秒破百。听着是不是特激动人心?是不是感觉肾上腺素已经开始分泌了?诶,冷静。我作为一个被生活盘了多年的中年人,告诉你这些数据唯一的意义,就是在你跟朋友吹牛的时候,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在北京的晚高峰,3秒破百和30秒破百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你连3米都开不出去。这台V12猛兽最大的作用,不是让你体验风驰电掣,而是在红绿灯前,用一声意义不明的怒吼,告诉旁边A6里的大哥,你们凡人的快乐,我不懂。这是一种降维打击,是属于修仙者的结界,结界之内,众生平等,结界之外,你是神。
然后我们聊聊那个所谓的“轻量化艺术”,那个重量不足6公斤的碳纤维顶篷。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科技?特别有匠心?感觉就像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压缩毛巾,需要的时候一甩就开。但现实是,这玩意儿是手动的。对,你没听错,一台价值747万的顶级超跑,它的顶篷需要你,尊贵的车主,像拆一个快递纸箱一样,亲手把它拆下来,然后塞进前备箱。讲真,我楼下那台改装鬼火摩托的动静比它大,当然了,也比它费油。万一开到一半突然下雨,你还得紧急靠边,手忙脚乱地把它装回去,姿势稍微不优雅一点,就从一个行为艺术家,瞬间变成了一个在路边捣鼓漏水拖拉机的老师傅。这种体验,非常朋克,非常道诡异仙。它不是为了方便,它是为了创造一种仪式感,一种“你看,为了这点轻量化,我连便利性都不要了”的极端人设。同行看了也得傻,这操作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再往下说,那些所谓的赛道科技。四轮转向系统,低速灵活,高速稳定。听起来像什么?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好像能原地掉头。但它的实际应用场景是什么?是让你在自家那个停满劳斯莱斯和宾利的地库里,能更轻松地拐弯,别刮了邻居的漆。还有那个前部下压力提升130%的主动空气动力学,和那个三段式主动尾翼。但这一切的一切,有个屁用!你这辈子有几次机会能把这台车开到需要增加130%下压力的速度?这玩意儿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在你时速超过80公里时,那个尾翼“唰”一下升起来,让跟在你后面的司机师傅惊叹一句“卧槽,变形了”。这技术就跟手机里的一键美颜一样,实际上的你还是那个你,但照片里的你仿佛开了光。它提供的是一种情绪价值,而非物理价值。
而这种情绪价值的顶峰,就是那个战斗机座舱。碳纤维,Alcantara,TFT数字仪表盘。当你坐进去,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你是在驾驶一台准备随时升空的高达。尤其是那个叫EGO的驾驶模式,允许你个性化调整发动机、悬挂和转向。这简直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马杀鸡。今天心情不好,把悬挂调到最硬,让每一次过减速带都像是一次对操蛋生活的物理反击;明天要去见前女友,把排气阀门开到最大,让她知道老子现在过得很好,连排气管都在为我喝彩。这已经不是驾驶模式了,这是情绪按钮。不得不说,这种能让你微调自己“作死”方式的自由,确实很迷人。
所以你看,当我们用正常人的逻辑去解构这台车的时候,会发现它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不合理”。它快得毫无用处,它高科技得莫名其妙,它不方便得匪夷所思。因为它压根就不是为“开”设计的。它是一个哲学命题。
会买特斯拉的人,是因为他真的相信科技改变世界,他们是数字世界的信徒。会买奔驰S的人,是因为他需要一个符号去匹配他的社会地位,他们是现实秩序的维护者。而会买兰博基尼Aventador S Roadster的人,他们什么都不为。他们购买的,恰恰是这种“不合理”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是一种对工业时代最后咆哮的致敬,是一种对无聊的电气化未来的公然挑衅,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炫耀。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这个比喻可能不太对劲,但你懂我意思就行,对吧?当所有人都告诉你,未来是电动的,是安静的,是智能的时候。兰博基尼直接把餐厅爆了,端上来一头还在滴血的蛮牛,然后用V12的声浪问你: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这台车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告诉我们,当你真的有钱到一定程度,逻辑和性价比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东西。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它毫无价值。而这,就是最大的价值。懂了么?它不是一台车,它是对这个无聊世界竖起的一根中指,还是带敞篷的。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