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高管更迭频现,销量压力不减,现状引关注

长城汽车高层大换血背后:新能源转型困局下的焦虑与挣扎

长城汽车高管更迭频现,销量压力不减,现状引关注-有驾

一大早,长城汽车内部工作群里炸开了锅。刘艳钊突然被提拔为公司副总裁,同时卸任魏牌和坦克品牌总经理的消息,像颗炸弹似的在员工间传开。这已经是今年第六次高管变动了,茶水间里老员工摇头叹气:"又换人?咱们品牌都快成高管轮岗培训基地了。"

频繁换帅背后的销量魔咒

长城汽车高管更迭频现,销量压力不减,现状引关注-有驾

翻开魏牌的人事档案简直像在看快闪视频9年换了8任总经理,最短命的只干了7个月。最新接棒的冯复之,简历上写着小鹏、理想的任职经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复制新势力的直营模式。可问题是,前面7位哪个不是带着光环来的?73.62%的同比增长看着漂亮,但基数实在寒酸,上半年3.4万辆的销量还不及比亚迪一款热门车型的月销量。

你想想每次换帅都像给病人换主治医生。新来的总要停掉几个老方案,搞点自己的"创新疗法"。欧拉品牌7年换7帅的闹剧就是活教材,2022年突然砍掉黑猫白猫两款走量车型,结果当年销量直接跌掉两成多。现在他们的展厅里,销售员介绍历史车型时都得先查电脑资料连自己人都记不清这品牌到底折腾过多少回了。

长城汽车高管更迭频现,销量压力不减,现状引关注-有驾

新能源赛道的集体掉队

财务部的老张盯着最新报表直嘬牙花子。一季度净利润暴跌45.6%,新能源车占比才28.2%,还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隔壁比亚迪的4S店,新能源车早就卖到脱销,这边哈弗H6的燃油车还在搞"买一送一"的清仓促销。更扎心的是,魏建军董事长当年喊出"2025年400万辆"的豪言,现在半年过去才完成14%,眼瞅着要成行业笑话。

长城汽车高管更迭频现,销量压力不减,现状引关注-有驾

技术中心的小王偷偷算过笔账:长城去年研发投入明明比吉利还高20亿,可推出的新能源车型总让人觉得慢半拍。当别家在卷800V快充时,他们才刚普及400V平台;人家智能驾驶都玩城市NOA了,这边高速领航还经常画龙。经销商私下抱怨:"燃油车库存压着资金,新能源车又接不上趟,这日子太难了。"

燃油车包袱下的转型阵痛

长城汽车高管更迭频现,销量压力不减,现状引关注-有驾

车间主任老李最近总失眠。生产线上的工人从三班倒变成做四休三,哈弗H6的产能砍了30%,可新能源产线又没完全建好。最要命的是,管理层似乎还没想清楚到底要不要彻底转型。上个月刚说要all in新能源,这个月又传出要重启某款燃油车的改款计划。"我们就像同时踩着油门和刹车"老李苦笑着比划,"车子轰轰响就是跑不快"。

对比看看长安和吉利,人家早把燃油车团队整体转型做混动。长城却把新能源和传统业务割裂成两个体系,两边团队为了抢资源都快打起来了。有离职的工程师爆料:新能源项目报批要走三个月流程,等零件到货黄花菜都凉了。这种内耗直接反映在销量上今年插混车型的交付周期比竞品平均多20天,客户等不及都跑光了。

直营模式的水土不服

朝阳大悦城的新展厅里,95后销售小林正对着空气练习话术。长城最近学特斯拉搞直营,可传统经销商根本不买账。河北某4S店老板直接撕毁合同:"你们线上卖车还让我们怎么活?"更尴尬的是,新开的直营店月均销量还不到加盟店的三分之一,但房租人力成本却是人家的五倍。

冯复之带来的那套新势力打法,在长城显得格格不入。要求销售员穿牛仔裤T恤上班,结果被老员工投诉"不像正经车企";开发的手机APP下单功能,后台数据显示60%用户卡在注册环节就放弃了。有媒体去暗访,发现所谓"用户体验中心"里,连充电桩都经常故障。这种半吊子转型,既丢了传统优势,又没抓住新消费群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