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法务部被禁言,名单真有误?

近日,赛力斯汽车法务部官方微博账号突然被禁言,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赛力斯一直备受关注,这次事件更是将目光聚焦在了企业法务部门的维权方式上。

禁言事件起因:违规发布案情

根据微博CEO王高飞的回应,赛力斯法务部账号被禁言的原因是“未经允许提前公开案情”。据了解,赛力斯法务部此前曾发布过几份关于对造谣者进行处罚的公告,并附上了警方通报的截图。这些内容在账号被禁言后已经无法查看。

赛力斯法务部被禁言,名单真有误?-有驾

企业维权需谨慎,避免触碰红线

企业法务部门开微博账号打假,本意是为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震慑造谣者。然而,赛力斯和小米等企业却因为“提前公开案情”而踩了红线。在案件调查阶段,未经允许就发布相关信息,可能会干扰证据链,甚至导致嫌疑人串供翻供,影响司法公正。

平台规则明确,企业需遵守

网信办曾明确指出,企业账号披露案件需同步提交司法机关书面许可。赛力斯法务部此次事件,反映出其对平台规则的不熟悉,或者存在侥幸心理。企业法务部门在进行维权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避免触碰红线。

赛力斯法务部被禁言,名单真有误?-有驾

维权变侵权,得不偿失

赛力斯法务部此次事件,不仅没有达到维护企业权益的目的,反而引发了网友的质疑,甚至被指破坏司法公正。维权变成了侵权,得不偿失。

建议:企业法务部门加强学习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建议企业法务部门加强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同时,在进行维权时,要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避免触碰红线,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司法公正。

赛力斯法务部被禁言,名单真有误?-有驾

结语

赛力斯法务部账号被禁言事件,再次提醒企业,在进行维权时,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避免触碰红线。企业法务部门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维权,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