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

讲真,最近车圈真是突出一个魔幻。

前脚小米刚把桌子掀了,后脚各路神仙就开始集体做法,今天你降八千,明天我送权益,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精神。

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有驾

就在这片混乱里,我刷到个新闻,说北汽搞出来一个5.5万转的电机。

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牛X,而是这帮哥们的心态是不是也崩了。

不装了,摊牌了,别人还在卷价格,你直接开始卷物理学定律了。

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市面上最能打的,特斯拉,两万转上下。丰田,不到两万。华为那个M9吹上天的电机,也就两万出头。

整个行业,能摸到3万转的,都算是祖坟冒青烟,可以开香槟庆祝的水平。

结果你北汽悄咪咪地,直接干到了5.5万。

这不是超车,这是直接把别人的赛道给炸了,属于典型的“不讲武德”。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修仙,吭哧吭哧炼气筑基,结果你家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个便携式反物质湮灭发动机,说这是你新练的法宝。

三体人看了都得从坟里气活过来,大喊一声“坏了菜了,降维打击打到自家老巢了”。

这个5.5万转的玩意儿,一旦真的量产铺开,那就不是技术突破了,那是对现有秩序的一场“闪电战”。

它几乎是给很多技术路线判了死刑。

什么多档DHT混动,什么复杂的发动机变速箱匹配,在这台电机堪称变态的效率和功率面前,都显得有点行为艺术。

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有驾

就像你还在研究怎么把弓箭造得更精良,人家直接掏出了加特林。你研究的那些个羽毛角度、弓弦材质,瞬间就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后可能真的只有增程式这种结构简单到像“压缩毛巾”一样的混动还有点活路,因为它就是个充电宝,纯粹的功能性产品。

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有驾

至于燃油车?最后那点“驾驶质感”的遮羞布,也快被扯掉了。等电池再发展发展,燃油车可能就真的只剩下情怀了,跟现在的机械表一样,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玄学。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发布会PPT忽悠瘸了的中年人,看到这种技术参数,本能地会兴奋,但兴奋之后是深深的怀疑。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那些吹上天的“未来科技”,我知道从实验室的“奇迹”,到我手里的“产品”,中间隔着一条马里亚纳海沟。

实验室里的数据,漂亮得跟精修图一样。可现实世界是什么?是早高峰堵到让人想打坐的五环,是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老头乐,是零下三十度的东北和零上四十度的海南。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什么激光雷达都好使。

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有驾
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有驾

所以,你这个5.e5万转的电机,怎么保证在千万量产规模下,每一台都跟样品一样稳定?怎么保证在各种妖魔鬼怪的路况下,它不会心态崩了?

这背后的生产管理、供应链协同,比造出那个电机本身,要难上无数倍。

这比管好我家楼下那只天天随地大小便的狗都难。说起来那狗昨天又把我新买的鞋给啃了。

所以,你猜怎么着?

文章吹了半天电机的牛,最后话锋一转,开始卖软件了。

典中典。

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有驾

这套路,就跟你看一部热血动漫,主角刚爆种打败大魔王,突然屏幕一黑,跳出来一个二维码让你扫码购买主角同款“金钟罩铁布衫”APP一样。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说什么这套软件系统,就是那个“后勤指挥系统”,能帮你管研发、盯生产、催供应链,能把实验室的“奇迹”变成市场的“常态”。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问题的核心是,大家信不过的,从来不是你的技术参数,而是你把技术变成现实的能力。

这就好像,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它的技术。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标本身,买它的人,买的就是这个标带来的社会认同,是一种品牌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们聊品控和公差,他们会觉得你在亵渎神灵。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北汽这个电机,很牛,非常牛。但它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如何让市场相信,你能把这个牛X的东西,稳定地、大规模地造出来,并且塞进一台大家愿意买单的车里。

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有驾

当然,这篇文章的醉翁之意,可能根本就不在车,而在那个叫“云表平台”的软件。

用一个惊世骇俗的技术突破当引子,吸引所有人的眼球,然后告诉你,实现这一切的秘密,在我这套软件里。

我真的会谢,能不能来点实在的!

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商业模式:我不直接卖产品,我卖给你实现梦想的“工具”。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挺贴切。

你看,车企们现在都“悟了”,硬件越来越同质化,最后卷的,都是软件和生态。有自己“造铲子”的,比如华为;也有“卖铲子”的,比如这位。

所以,5.5万转的电机是不是奇迹?是。

它能不能改变产业常态?能,但需要时间,需要无数的坑要去填。

说好一起卷价格,你却开始卷物理学?北汽5.5万转电机炸场,友-有驾

但更有意思的是观察这件事本身。一个惊天动地的硬件突破,最后落脚点是一个软件解决方案的广告。这本身就说明了当下的产业逻辑已经变了。

肌肉再发达,也得有个聪明的大脑来指挥。不然就是个傻大个。

所以,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以后车企发布会,前半场看他们表演技术“修仙”,后半场看他们推销软件“飞升”。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只需要记住一点:让子弹飞一会儿。

别看他吹得天花乱坠,就看他最后端上来的,到底是满汉全席,还是一盘凉透了的烂摊子。

毕竟,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是没有的。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