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电动车充电这件关乎钱包的大事!
最近不少人在后台抱怨,说这家用电费明明便宜到家了,一度电几毛钱的事儿,怎么给电动车一“喂”,费用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蹿?
这问题问得太扎心了!
简直说到我等“电驴党”的心坎里了!
现在谁家还没个电动车啊?
通勤代步、接送孩子,那叫一个便捷。
可这充电开销,有时候真让人觉得兜比脸都干净。
有位老哥就跟我诉苦,说他给电动自行车充一次电,竟然要掏出四块大洋!
四块啊!
都能在路边摊来俩热乎的肉夹馍了!
他自己算了笔细账,一度电能让家里灯火通明好几天,能让电视机里的小姐姐唱唱跳跳好几个钟头,结果就够他那小电驴勉强跑个腿。
这换谁,谁心里能舒坦?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抽丝剥茧,扒一扒这电动车充电桩背后的那些弯弯绕,看看这让人直呼“伤不起”的充电费,究竟都贵在何处!
先给大家伙儿做个小科普:电费这玩意儿,它分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
居民用电实惠,那是国家给咱老百姓的福利。
商业用电呢?
价格可就水涨船高了!
有人就嘀咕了,是不是因为充电桩用的是商业用电,所以价格才这么离谱?
最初,我也觉得这说法挺站得住脚的。毕竟,运营成本上去了,价格自然也就跟着涨了。
但后来我仔细查阅了相关政策,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国家早就考虑到这点了,明文规定,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理应按照居民合表用户电价来结算。
换句话说,照理说,你在小区里给电动车“续命”,应该享受和家里用电相近的价格才对!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电价没那么高,为啥充电费还是居高不下呢?
莫非是物业从中作梗,雁过拔毛?
确乎,有些小区的物业会向充电桩经营者收取场地租赁费和管理服务费。
这部分支出,最终肯定会转嫁到咱们消费者身上。
但说句公道话,场地租赁费这东西,它并非决定性因素。
有些地方为了鼓励绿色出行,甚至还出台了扶持政策,鼓励物业减免场地租赁费,目的就是为了压低充电成本。
因此,场地租赁费偏高,只能说是充电费偏高的一个因素,但绝非根本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缘由,让这充电费始终下不来呢?
接下来要说的,或许会触动某些人的神经。但为了让大家看清真相,我只能实话实说!
归根结底,还是“逐利”二字在作祟!
诸位都明白,电动车充电桩这行当,也是要赚钱的。
但关键在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不可同日而语,前者普遍不支持快充技术,充电耗时较长,周转效率较低,盈利速度自然就慢了。
有数据表明,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行业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仅有5%至8%,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收益率则能达到8%至12%。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投资人,你会把钱投向哪个项目?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收益更高的那个啊!
所以,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一些充电桩经营者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他们要么直接抬高充电单价,要么就暗地里降低充电电流,延长充电时间,变相地多收费用。
这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去面馆点了一碗牛肉面,结果老板给你端上来一碗清汤寡水,还跟你说:“慢慢吃,多喝几口汤就饱了!”
这能忍吗?肯定不能忍啊!
可现实情况是,咱们普通用户又没有专业的仪器去检测充电电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血汗钱进了别人的腰包。
更令人恼火的是,有些充电桩经营者为了招揽顾客,会搞一些“充值返利”活动。
比如,充一百送二十,充两百送五十。
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
但实际上,这些优惠往往都附加了诸多限制条件。
比如,只能在特定的时段使用,或者只能给特定的车型充电。
等你真正需要充电的时候,才发现根本用不了!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画饼充饥”啊!
说到此处,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人管一管这些乱收费的充电桩吗?”
当然有!国家一直在强化对充电桩行业的监管力度,也颁布了不少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
然而,监管力度仍需加强,执行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监管的完善,也需从细微之处入手。
更为关键的是,咱们消费者也要擦亮双眼,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比如,在挑选充电桩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信誉良好、口碑上佳的品牌。
在充电之前,仔细核对充电桩上的收费明细,看看是否存在任何隐形收费项目。
一旦发现充电桩存在乱收费现象,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只有咱们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那些企图从中牟利的充电桩经营者无所遁形!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电动车充电桩作为一项公共服务设施,它理应服务于广大民众,而不是沦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期盼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运行,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价格公道、让人安心的充电服务!
各位,你们平时给电动车充电,都遇到过哪些糟心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让大家都引以为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