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

当下,不少人购置新能源车时,张口便说:“我担心纯电车型的续航不够用。”

我曾经也抱着这样的想法。

所以在购车时,我直接越过纯电车型,连对比的心思都没有,一门心思奔向增程式车型——

可油可电、随时出发、不依赖充电桩,怎么看都是“万能”方案,听上去格外稳妥。

刚使用时,确实感觉不错,各种场景都能应对。

但真正驾驶一段时间后才发现:

增程式车型的优点固然显著,缺点也毫不掩饰,甚至对体验的影响越来越大。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我是实实在在被增程式车型“教训”过的人,最终一咬牙将其卖掉,换成了纯电动车。

没想到,换上纯电动车后,那种驾驶的舒适感与轻松感,竟让人产生“再也回不去”的感受。

这两者究竟差异何在?真正的区别是什么?

今天就结合我的亲身经历来聊一聊。

01 当初选择增程式车型的缘由

说实话,当初选择增程式车型,理由个个“看似无懈可击”。

首先是价格因素。

坦白讲,对比市场上的车型,纯电动车普遍比增程式车型贵一些。

以智界R7为例,其入门版增程式车型售价仅24.98万,而纯电版直接升至25.98万。

关键不仅是价格更高,纯电动车还需担忧续航、充电以及冬季掉电等问题——这就更不具吸引力了。

相较之下,增程式车型就像“花更少的钱,买一份安心”,换作谁都会心动。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其次是四驱系统。

大部分纯电动车为后驱,四驱版本价格高昂且续航会打折扣。

但增程式车型不同,许多原厂就配备了四驱系统。

我本身就偏爱驾驶四驱车型,觉得底盘更稳,操控性也更佳。

尤其是在雨雪天气,那种“多一分抓地力就多一分安全感”的踏实感尤为明显。

所以,这更让我认定增程式车型是最佳选择。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再者是充电条件的考量。

很多人认为,有家用充电桩才适合购买纯电动车,因为这样既经济又便捷。

而没有家用充电桩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增程式车型,这样更灵活可靠。

归根结底,想用电就用电,想用油就用油——反正有油箱作为保障,不会被充电桩束缚。

综合这些因素,我自然选择了增程式车型,甚至将其视为“理想车型的范本”。

可惜生活并非演示文稿,理论归理论,是否好用还得实际体验。

02 长期使用增程式车型后暴露的缺点

真正驾驶增程式车型,过了最初的新鲜感,实际问题便接踵而至。

最先让我崩溃的,是纯电续航过短。

官方宣称能跑180公里,实际在市区通勤,最多只能跑120公里;一到冬天,直接缩减至100公里左右。

这意味着我基本每两三天就得充一次电。

而且这款车的充电效率不佳,慢充需要一整晚,快充至少一小时起步。

白天上班疲惫不堪,晚上还得琢磨去哪儿找充电桩、排队、等车——那种疲惫感,绝非夸大其词。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再谈谈驾驶体验。

有电时还好,馈电时的体验简直一言难尽。

说白了,电池有电时,零百加速约为5 - 6秒,馈电时则直接超过10秒。

踩下电门,明显感觉车辆动力不足,加速迟缓,超车时完全缺乏信心。

也正因如此,指望完全不充电、仅靠燃油行驶其实并不现实,因为驾驶感受实在糟糕。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还有噪音和抖动问题。

试驾时或平时有电驾驶时,并未察觉到。

但提车回家后,遇到几次“电池馈电”情况,就发现这个问题十分严重。

原本安静的驾驶体验瞬间变得嘈杂,而且震动感强烈。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最让人无奈的是内心的焦虑感。

由于用电成本极低,用油就感觉像是在“犯罪”,浪费金钱。

长期不用油呢?又开始担心油品会变质——

总之左右为难,处处都不舒服!

03 卖掉增程式车型,换成纯电动车

增程式车型的烦心事接连不断,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将车卖掉。

起初也曾犹豫,担心续航焦虑、担心冬季性能。

但经历过增程式车型的“折磨”后,我很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安稳、省事、舒适。

这辆纯电动车我已购买一年,说实话,用车体验比我想象中还要惬意。

只能说:想要舒适地使用纯电动车,关键在于选对车型。

我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它的充电速度极快。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随便找一个充电桩,功率都能达到120kW以上,20多分钟就能充至七八成。

加上纯电续航里程很长,有时候两周充一次电都不足为奇。

另外,我特意选择了“电耗管理出色的纯电动车”。

正常天气下能行驶500多公里,进入冬季,行驶400多公里也毫无压力。

至于在高速上行驶,一口气通常也能跑近500公里,其实没什么可焦虑的。

说白了,常规情况下,驾驶4小时就需要休息,而4小时行驶距离通常不到400公里。

这个休息时间刚好可以去充电,其实非常合适。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至于大家担心的“节假日充电排队”问题,我一般会提前下高速去补能。

一年中可能也就几天会遇到麻烦,远比“天天为增程式车型操心”省心得多。

说白了,一旦选对纯电动车型,使用体验比想象中舒适太多。

卖掉“增程车”换到了纯电,才发现,这两者“真正的差别”-有驾

总体来看,从增程式车型换为纯电动车,称不上“脱胎换骨”,但生活确实变得更加踏实、顺心。

并非说增程式车型有多差,而是其“看似全面”的设定,实际上处处受限。

而纯电动车呢?

你不指望它兼顾所有场景,它反而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驾驶舒适、使用省心,日常通勤游刃有余,偶尔长途出行也能应对。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年中真正需要跑800公里长途的次数少之又少。

与其为了那两三次“可能”的远行天天迁就,不如为日常90%的用车体验负责,不是吗?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