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价买哪吒U跑了15万公里,电池才掉5个点,但有个地方让我修吐了血
上周去二手车市场转悠,碰见个哥们正准备出手他那台2023款哪吒U。开价7万5,我心说这不得好好盘盘?毕竟当年落地可是12万多。坐进去聊了半小时,算是把这车的底摸了个大概齐。
这哥们跑了15万公里,典型的网约车操作。最让我意外的是电池健康度——检测仪上显示92%,比我想象中扛揍多了。他说每天跑市区通勤加接单,冬天在东北零下二十多度的环境里,续航也就掉个一成出头。同期买的几台油改电早就趴窝了,人家这台还在稳定输出。可能跟那套EPT什么系统有关系,具体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温控做得还算到位。
不过话说回来,车机那块确实有点拖后腿。他抱怨说开到第三年开始卡顿,导航经常转圈圈,升级芯片又得自掏腰包。还有个更头疼的事——A柱那块屏幕。他倒车时不小心蹭了一下,维修店报价五千块,就换一侧的显示屏。当时他脸都绿了,琢磨半天还是咬牙修了,毕竟没那玩意儿转弯时心里总发虚。
我坐副驾体验了一圈,那个透明A柱确实有点东西。窄路并线时候,原本被挡住的视野直接投到柱子内侧,行人和电动车看得清清楚楚。就是阳光直射的时候会反光,得稍微调整下坐姿。另外音响效果倒是超出预期,21个喇叭围着你响,低音下潜得够深,比十几万的合资车还带劲。
聊到用车成本,这哥们给我算了笔账。15万公里下来,电费大概两万出头,同样里程的油车怎么也得四五万。就算加上那次屏幕维修和常规保养,综合算下来或许还是省了不少。他说最满意的反而是底盘,跑高速稳当,过弯侧倾也不明显,可能跟电池组压低重心有关系。
当然槽点也不少。快充桩兼容性一般般,有些第三方桩插上去握手半天;车机语音识别对方言用户不太友好,他媳妇说话经常得重复两遍;后期维修配件价格偏高,普通修理厂不太敢接活儿。
临走时我问他为啥要卖,他笑着说准备换增程的,毕竟跑长途还是想更自由点。我琢磨了两天,觉得这价位捡台代步车倒也不亏,前提是你得接受那些小毛病,并且做好心理准备——万一哪天屏幕再出问题,修车费够你加好几箱油了。
二手新能源这摊水,深浅得自己试。车况差不多的前提下,电池耐不耐操大概是最值得关注的点。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用得上就是惊喜,用不上也别太较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