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看到玛莎拉蒂三十多万开走的广告时,我差点把咖啡喷屏幕上。真假的?那个三叉戟车标,当年可是无数人的梦中情车啊!转头刷到小米SU7订单火爆的消息,真是冰火两重天。上海某经销商挂出38.88万的活动价,比原价65万的Grecale SUV生生砍掉近三十万,这场面放五年前谁敢想?
有人嘀咕这是经销商甩卖特价车,和品牌无关。但这话听着就跟“彩云易散琉璃脆”似的——玛莎拉蒂的价格崩盘早就不是孤例。还记得2017年它在中国卖得风生水起吗?全年1.45万辆,硬是把美国市场给压下去了。那时候微商朋友圈里满屏的“喜提玛莎拉蒂”,左手事业右手家庭的励志故事,愣是把意大利跑车包装成了创业标配。可如今呢?今年前五个月384辆的销量数据摆在眼前,跟踩了香蕉皮似的往下出溜。
您要说全是微商惹的祸,人家还真有点委屈。早年间开玛莎拉蒂出门,路人羡慕的眼神里多少带着“这得是成功人士”的滤镜。现如今呢?车标还没看清,心里先飘过“又是微商头子”的弹幕。这种品牌形象转变简直是要命。再加上时不时爆出的质量问题、召回新闻,豪华光环早就磨掉了一层漆。上海那位跨省做保养的车主跟我倒苦水:“门店关得七七八八,修车比买车还折腾!”
但真正掐住豪华车命门的,是时代变了天。电气化浪潮劈头盖脸砸下来,宾利劳斯莱斯都在摔跤,去年BBA三家销量齐刷刷跌超7%。以往靠引擎轰鸣撑场子的超跑们,现在被国产新势力按着头打。比亚迪的仰望U8卖到百万级,上市不到一年销量破万;小米SU7 Ultra开售两小时订单过万;华为和江淮弄出的尊界S800,瞄准劳斯莱斯的蛋糕,十九天拿下五千台订单。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个扎心事实:当年轻人讨论“梦想座驾”时,嘴里蹦出的已经是“仰望”“问界”,而非“玛莎拉蒂”了。
有意思的是,国产品牌开发布会还爱提BBA,可消费者早用钱包投了票。就像我邻居老张说的:“花七八十万买仰望,开出去别人知道是国产顶配;花同样钱买打折的玛莎,怕不是要被当成二手贩子。”豪华车的定义权早悄悄易主了。
玛莎拉蒂们面临的考题,早不是“要不要放低身段”,而是“怎么活下去”。二手市场价格雪崩、经销商撤离、口碑滑坡……每项都在把三叉戟往深渊推。有人说降价求生是饮鸩止渴,可当豪华外衣被扒掉后,赤裸裸的现实就是:与其端着架子饿死,不如老老实实讨口饭吃。
十五年前满大街的豪车梦,如今化成国产品牌的销量里程碑。这转变背后最残酷的真相是——消费者正在用脚投票,把旧时代的豪华图腾扫进记忆角落。若问豪车阵营路在何方,或许真应了《芙蓉镇》那句台词:“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活下来,才有资格谈明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