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彻底跑路了,连发动机厂都不要了。
真不是开玩笑——2025年7月22号,人家正式宣布,跟沈阳那个发动机合资公司掰了,厂子直接改名叫“沈阳国擎动力”,三菱俩字彻底抹干净。
整车?早停了。去年3月广汽三菱就停产,10月官宣退出,长沙工厂1块钱甩给广汽埃安,跟白送差不多。
你说唏嘘不唏嘘?
这可是最早进中国的外资车企之一啊!1973年就来了,那时候中国连像样的马路都没几条,人家开着中型卡车哐当哐当往工地送,又皮实又扛造,基建狂魔起步那会儿,真靠它拉过不少砖。
后来更牛,直接成了“发动机教父”。
4G系列那发动机,谁家没用过?比亚迪F3、哈弗H3、吉利自由舰……清一色“三菱心”。巅峰时候,三成国产车都靠它供血。沈阳航天三菱、东安三菱,两大厂子就是中国品牌的“心脏供应商”。
那时候三菱站在技术高地上,手一抬,半个国产车圈都得仰着头看。
结果呢?
人家从“教父”混成“路人甲”,最后连门都找不着了。
为
太傲了。
中国车企后来想一起搞点新东西,比如电动啊、智能三菱倒好,把技术当祖传宝贝,死攥着不撒手,连个像样的本土研发中心都不建。燃油车时代你牛,新能源浪潮一来,你还在那儿慢悠悠走流程——地方调研、总部审批、再本土开发……一套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中国品牌新车三个月迭代一次,三菱三年憋不出一个屁。
更惨的是,它连纯电车都拿不出手。
第一款电车阿图柯?就是广汽埃安V换个壳,价格还死贵,续航拉胯,配置寒酸。后来搞了个欧蓝德插混,一年卖不到一千台,自己人都不好意思宣传。
产品老掉牙,内饰像十年前的,配置还抠抠搜搜。
消费者又不傻,有比亚迪、吉利、蔚来这些又新又智能的车摆在面前,谁还回头看你这“老古董”?
而且吧,口碑早就崩了。
2000年刹车油管出事,2016年油耗造假——信任这东西,碎一次就难粘回去。
最讽刺的是
当年它靠技术绑定中国车企,现在中国车企全靠自己搞出电池、电驱、智能座舱,反手就把日系车挤出市场。连丰田都开始降价了,你还端着“绝不降价”的架子?醒醒吧!
三菱不是没机会。
2018年SUV火的时候,欧蓝德卖到14.4万辆,长沙工厂四千多人,风光得很。
可它偏偏没抓住转型窗口,内部还跟雷诺日产扯皮,资源全往别处倾斜,中国区像个后娘养的,要啥没啥。
整车没了,发动机厂没了,连名字都从中国地图上擦干净了。
五十年,从卡车到发动机,从合资建厂到全面清零——
它见证了中国汽车从“造不出”到“造得比你强”,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反面教材。
你说,这是市场无情?
还是自己作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