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比纯电还大!增程车集体“叛变”,发动机成吉祥物了?

最近这车圈儿,简直就是一场大型魔幻现实主义戏剧。

你敢信?

电动车的尽头,居然是烧油的。

就前阵子那个据说“星光暗淡”的成都车展,没盼来法拉利、兰博基尼炸街,反倒让一群国产新能源车演了出“反向操作”的大戏。

最骚的还得是极氪,一个向来以纯电血统自居的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革命,搞出个叫极氪9X的插混SUV。

这玩意儿,顶着“杭州湾库里南”的名号,肚子里塞了块70度的电池,CLTC纯电续航愣是干到了380公里。

我当时就寻思,这数据是不是写错了?

70度电,比我邻居家那台小鹏P7的电池包还大。

这意味着,一台理论上的“混动车”,在纯电模式下,可能比很多正儿八经的“纯电车”跑得还远。

这事儿就跟说好了一块儿减肥,结果你天天吃糠咽菜,他倒好,背着你偷偷办了张健身房的钻石年卡还顺便报了十节私教课,回头见你还咂咂嘴说“哎呀,你瘦了”,你说气不气人。

就这么个理儿。

几年前的插混车,那还是个“小脚老太太”,给块小电池,纯电能跑个百十公里就谢天谢地了。

那时候车企的口号是啥?

“电池老贵了,咱把这钱省下来,给您换个大彩电、大沙发,它不香吗?”

理想、问界就是这么起家的,用一套“市区用电、长途用油”的逻辑,精准地给那些有续航焦虑症的用户做了个心理按摩。

可现在,电池价格被打下来了,高盛那帮玩金融的天天吹风,说到2025年,动力电池成本能比2022年暴跌四成。

电池比纯电还大!增程车集体“叛变”,发动机成吉祥物了?-有驾

这下可好,车企们像是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以前的“小电池+发动机”的游击队,一夜之间全换装成了“大电池+小油箱”的重装集团军。

广汽的昊铂、上汽的智己,新车一亮相,纯电续航动不动就三百五、四百五公里,价格呢?

就比纯电版贵个万儿八千的。

这不就尴尬了吗?

既然纯电都能跑这么远了,足以应付绝大多数人一周的通勤,那屁股后头那个烧油的发动机...它...到底是干嘛的?

当个吉祥物,还是说,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在加油站排队时,能跟纯电车主炫耀一下“哥们儿我没焦虑”?

这背后,全是生意经。

理想、问界已经成功地把“增程=高级”这个概念植入了用户心智,后来者想抢地盘,就得玩邪的。

你不是“油改电”吗?

行,那我“电改油”,我把车做得无限趋近于纯电,但最后给你留一针“后悔药”,让你在面对诗和远方时,心里有点底。

但你真以为这就万事大吉了?

蔚来的李斌第一个跳出来不服,在内部会议上就差指着鼻子说了:增程的黄金时代要过去了!

他的逻辑也简单粗暴,现在超充技术发展这么快,充电桩也越铺越多,你天天背着几百公斤重的发动机和油箱在城里晃悠,一年也用不了几回,这不是纯纯的资源浪费吗?

这话虽然酸,但理不糙。

我在理想的5C超充站见过那充电速度,真跟手机快充似的,一根烟的功夫,续航“噌”一下就上去了。

电池比纯电还大!增程车集体“叛变”,发动机成吉祥物了?-有驾

那种体验,确实能让你开始怀疑,加油这个动作是不是有点多余。

更要命的是,“油+电”两套班子,听着是双保险,实际上也可能是双份的麻烦。

车内空间被挤占,保养维修是两套系统,车重更是减不下来的肥。

尤其是一些本就不大的车,硬塞个大电池进去,整个一“虚胖”,开起来笨重不说,能耗也高,完全跟电动化的轻快节能背道而驰。

所以你看,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路线之争了。

这是一场混杂了用户心理、基建速度、成本博弈和品牌故事的“四国军棋”。

就连曾经的增(程)程(王者)理想,销量都开始疲软,急着要上纯电车型了,这风向变得,比翻书还快。

说白了,“大电池”或许能暂时缓解你的续航焦虑,但它治不了本。

当所有车的续航都变得差不多长的时候,能让你掏钱的,可能就不是多跑那几十公里了,而是那个聪不聪明的车机系统,那个够不够酷的品牌调性。

连坦克500这种硬汉,都在车顶上装激光雷达了,肌肉男也开始追求高智商了,你个城市通勤车,光有个“大心脏”还够用吗?

发动机这东西,估计还能再苟延残喘一阵子。

但它的角色,已经彻底变了,从一个撑起全场的主角,沦落成了个以防万一的“续航备胎”。

这场新能源车的大混战,才刚到中场,谁能笑到最后?

谁知道呢?

也许明天,大家又开始怀念手动挡的驾驶乐趣了。

电池比纯电还大!增程车集体“叛变”,发动机成吉祥物了?-有驾

这年头,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