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坐在会议室里手指敲着桌子:“零公里二手车是行业毒瘤二手车平台上三四千家都在卖! ”这话说出去才一个月路透社的调查报道就炸了锅2023年1月到2024年3月哪吒汽车靠提前给车上保险硬生生造出6万多台“幽灵销量”占到那段时间总销量的55%以上。 一辆车没出展厅就成了销量报表上的数字实际卖到消费者手里的车还不到六万台。
打开懂车帝、瓜子二手车输入“0公里”“准新车”跳出来的结果能刷好几屏。 小鹏X9新车卖37.98万挂牌一个月的“准新车”直接砍到33.71万;极氪MIX新车27.99万二手平台挂22.88万便宜五万多;哪吒L新车13.69万二手价跌破9万。 这些车统一穿着“马甲”:资源车、渠道车、包牌包税车说白了全是“零公里二手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甩出数据: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里上牌不到三个月、里程低于50公里的“零公里二手车”占到12.7%其中六成以上是新能源车。 业内预测2025年这类车可能突破百万辆。 这哪是二手车? 根本就是带着牌照的“库存新衣”。
车企和经销商在这套玩法里各取所需。 主机厂要的是漂亮数据车只要上了交强险就算“已售”库存压力轻了财报好看了投资人放心了。 经销商更简单:多拿车多拿返点再把车低价甩给二手车商两头赚差价。 有经销商私下说:“厂家定的任务根本完不成不这么干就得赔钱! ”
消费者以为捡了便宜却不知道一脚踩进权益黑洞。 新能源车最值钱的“首任车主权益”终身质保、免费充电、三电保修在过户那一刻就自动作废。 贵州一位极氪车主付完定金才发现自己买的“新车”早被买过交强险维权时厂家和4S店互相踢皮球。 更狠的还有骗补套路:车商用报废车置换零公里二手车套取国家补贴后再低价抛售空手套走补贴资金。
哪吒汽车就是被“数据游戏”反噬的典型。 2022年它还是新势力销冠年销15.2万辆排进新能源前十。 靠着提前上险冲量账面上风风光光实际市场需求早被透支。 到2024年下半年资金链绷断直接申请破产重整。 虚假销量误导主机厂盲目排产结果就是越生产越积压。 到2025年5月全国乘用车库存堆到345万辆比2024年同期又多了16万辆。 生产计划跟着假数据走恶性循环越滚越大。
“零公里二手车”还捅破了行业数据的水分。 乘联会终端零售数据和车企公布销量经常对不上某品牌号称月销15万台实际只有9万;另一家宣称增长30%私下却给经销商压库上百天。 新能源车保值率更是惨不忍睹:一年车龄的电动车残值从75%暴跌到68%消费者省两万买车转手可能亏三万。
出口市场也被拖下水。 2024年中国二手车出口突破40万辆零公里车占了大头。 车商钻政策空子:国内上牌再以二手名义出口既能退税又避关税。 中亚到俄罗斯的灰色通道尤其活跃车从国内上牌运到哈萨克斯坦“洗澡”最终以二手价倾销俄罗斯。 长安汽车朱华荣在重庆论坛上痛心疾首:“贴着‘二手车’标签的中国新车正用‘骨折价’摧毁我们自己的品牌! ”二十年前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崩盘的教训眼看又要重演。
极氪被推上风口浪尖时紧急发声明划清界限:“我们卖的是展车! 投保交强险只为安全没开发票也没注册法律上还是新车! ”APP下单页面确实标了“一口价展车”还弹二次提示。 可消费者不买账:“展车也是被多人试坐过的凭啥按新车宣传? ”监管层终于出手。 2025年5月商务部召集车企闭门开会要求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工信部酝酿“新车登记6个月内禁转二手”政策打算从源头掐断灰色交易。 比亚迪、奇瑞开始追责违规上牌的经销商中汽协发倡议书抵制恶性价格战。
行业积弊太深。 一位从业二十年的二手车商透露:“新势力、传统车企都玩过这套厂家睁只眼闭只眼经销商就敢放手干。 ”中国车市狂奔三十年销量数字曾是王冠上的宝石。 当这颗宝石被“零公里”的泡沫裹挟魏建军那句“毒瘤”就不再是危言耸听。 报表上的虚假繁荣终究抵不过车库里的真实灰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