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瞎猜了,燃油车淘汰有顺序,这三类车,最后才会消失!

最近,关于燃油车要被淘汰的话题可以说是传得沸沸扬扬。

咱们一打开手机,不是看到海南省说2030年就不让卖燃油车了,就是听到欧盟那边计划2035年也要全面禁止。

这些消息听多了,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好像开了几十年的汽油车,马上就要成为历史了,以后马路上跑的都会是安安静静的电动车。

别再瞎猜了,燃油车淘汰有顺序,这三类车,最后才会消失!-有驾

很多人心里就开始打鼓,尤其是那些正准备买车或者换车的朋友,心里肯定犯嘀咕:这燃油车的时代是不是真的要过去了?

现在买一辆,会不会开个几年就成了“绝版”?

但如果我们放下手机,去现实中的汽车市场里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燃油车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很多车型的销售柜台前依然是人来人往,生意好得很。

甚至在一些特定的用途上,你想找个电动车来替代,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燃油车的退场,绝对不是像关灯一样,“啪”的一声就全黑了。

它是一个漫长的、分阶段的过程,尤其有几类车,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们的位置是相当稳固的,根本谈不上被淘汰。

咱们先来说说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的混合动力汽车。

很多人可能觉得,混动车嘛,不就是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的一个过渡品吗?

早晚要被纯电动车取代。

这种看法其实有些片面了。

尤其是在咱们中国,以比亚迪的DM-i技术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以说把混动技术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它根本不是什么“过渡”,而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符合当下国情的“最优解”。

你想想看,开纯电动车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续航焦虑和充电难。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广大的乡镇地区,充电桩的覆盖率还远远比不上加油站,找个能用的充电桩比找个公共厕所还难。

节假日开车上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前排起的长队,更是让很多电动车主苦不堪言。

而混动车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别再瞎猜了,燃油车淘汰有顺序,这三类车,最后才会消失!-有驾

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路程不长,家里有充电条件的话,就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开,不仅用车成本低,行驶起来又安静又平顺,关键还能上绿牌,享受免购置税和不限行的政策优惠。

可一旦需要出远门,或者去一些充电不方便的地方,也完全不用担心。

车里的油箱就是你最大的底气,找个加油站,花个五分钟加满油,续航里程马上就多出几百甚至上千公里,那种随时都能出发的自由感,是纯电动车目前给不了的。

对于那些跑网约车的司机师傅,或者每天需要长距离通勤的上班族来说,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既保证了低成本运营,又彻底消除了续航焦虑,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所以你看,混动车凭借这种超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短期内根本找不到能完全替代它的产品。

接着我们再聊聊那些能点燃人们驾驶激情的性能车,和能带我们翻山越岭的硬派越野车。

在这些追求极致体验的领域,燃油机所带来的那种独特的机械魅力,至今仍然是电动机无法完全复制的。

当一辆大排量跑车的发动机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伴随着每一次深踩油门,那种力量源源不断地从身后涌来,通过方向盘和座椅传递到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这是一种人与机器之间最直接的交流。

电动车虽然可以做得非常快,零百加速甚至能轻松超越很多顶级超跑,但它的快是一种很安静、很线性的快,缺少了那种燃油机运转时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生命力。

对于真正热爱驾驶的人来说,这种“灵魂”层面的东西是无可替代的。

同样,硬派越野车也是燃油车的“自留地”。

想象一下,在野外进行高强度的越野穿越,比如爬大坡、过沙漠,车辆需要长时间、持续地输出大扭矩。

燃油发动机,特别是柴油发动机,低速高扭的特性在这种工况下如鱼得水,配合上纯机械结构的四驱系统和差速锁,能给人一种非常踏实、可靠的感觉。

而电动机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下,容易出现过热降功率的问题,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也总让人心里没那么有底。

对于越野爱好者来说,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往往就是这种最原始、最可靠的机械结构,这种安全感是任何智能系统都无法给予的。

说完了个人用车,我们再把目光转向那些用来干活挣钱的“生产工具”,比如满载货物的大卡车、工地上忙碌的挖掘机,以及矿山里的那些巨型卡车。

在商用车领域,电动化的脚步可以说是相当缓慢。

别再瞎猜了,燃油车淘汰有顺序,这三类车,最后才会消失!-有驾

这背后的原因非常现实,主要就是成本和效率。

一辆纯电动的重型卡车,价格要比同级别的燃油卡车贵上一大截,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池成本,光一块大电池就可能要几十万。

对于分分秒秒都在计算成本的运输公司和个体司机来说,这笔巨大的前期投入是很难接受的。

更关键的是效率问题。

一辆燃油重卡进加油站,加满油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然后又能跑很长的路。

而电动重卡呢?

就算是用上了快充技术,充满一次电也得一两个小时,这对于讲究时效性的物流行业来说,损失的时间就是白白流失的利润。

在矿山、港口等一些特殊作业场景,对车辆的动力和可靠性要求更是达到了苛刻的程度。

燃油动力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验证,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是目前电池技术无法比拟的。

因此,在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生产领域,皮实耐用、补充能源快的燃油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绝对的主力。

最后,我们还需要看到,这个世界是很大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在我们国家,电动车的配套设施正在飞速发展,但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如东南亚、非洲等地,他们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

在那些地方,充电桩是个稀罕物,甚至连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无法保证。

在这种条件下,推广电动车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于当地的普通家庭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辆买得起、用得起、修得方便的汽车。

像我们国家出口的那些几万块钱的入门级燃油车,价格便宜,对油品要求不高,维修保养也简单方便,完美契合了他们的需求。

汽车首先是一个工具,要能解决实际的出行问题。

燃油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这套成熟的加油和维修网络,是它目前最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在那些新兴市场里,短期内是无法被撼动的。

最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我们国家燃油车的出口量增速非常迅猛,甚至超过了新能源车,这恰恰说明了在全球市场,物美价廉的燃油车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所以说,燃油车的全面淘汰,真的还远没到我们想象的那么快,它会在很多特定的领域,继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