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要上市,名字还没定下来,这事咋就能勾起大家如此多的兴趣?欧拉全新SUV,有人说它会叫“欧拉5”,有人觉得还是得沿用“猫系”的传统,要叫“XX猫”。问题就来了——车名到底重要不重要?一个名字,真能影响这车卖得好不好吗?
我先琢磨一下车企给车起名字的思路。以前咱们总看到车用大动物、小动物、数字、英文字母,整得跟玩微信昵称一样,谁都想找个独特的。欧拉最早就靠着“好猫”、“黑猫”、“芭蕾猫”等系列,把自己和一众四平八稳的新能源品牌区别开了。你说它不够正经,确实不是那种传统车厂喜欢的“某某X5”,“某某300”之类。但不得不说,小动物形象和圆润设计,让欧拉从一堆方方正正的馒头车里一眼能认出来。这点很重要,人对一件东西的第一印象,就是靠名字和外发现象。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猫系”这名字听起来是可爱,主打的是女性、年轻群体。久而久之就局限住了受众。你想,家里有二胎三胎的大哥,爷爷买车给孙媳妇用,谁愿意开个叫“黑猫”的车?用可爱路线做一时挺灵,下一步如果要拓宽市场,这个名字就有点点鸡肋了。
回头说说“欧拉5”这样带数字的名字。有人觉得太寡淡,没个性;也有人认为这才是搞全球化做品牌的正道。你看宝马、奥迪、奔驰,盘来盘去都是数字、字母,大家反倒觉得高级。数字化命名能给人一种理性、逻辑和系统性发展的感觉,对海外市场也友好。咱们国人有没有这个审美?有,但不是主流。主要还是欧洲车厂几十年如一日造数字车,让人有种“管它叫什么,反正肯定是好车”的错觉。
再多问一句,这名字上的变化,是不是暗示着欧拉的心态在变?或者说,车企到底期待什么样的客户?以前的“好猫”是给年轻小姐姐的,现在的SUV要照顾家庭群体,要走全球化路线。简单一句话,就是客户变了,名字也得跟着变。
但我比较好奇,车名的确会影响到车的销量和口碑,但它到底是不是决定性因素?你看看汽车圈那些冷门车,有啥乱七八糟的名字,也有人买。关键还是看产品力和品牌认知。欧拉新SUV这次搞出来一堆智能化配置,什么全景天幕、激光雷达,还管轴距、空间、舒适性。别人都还在“堆配置”,欧拉开始试水“堆智能”,是不是已经想脱离原来的“萌宠车”标签,往上一层楼爬了?
实际上,这就好比你家出道的小歌手已经红了几年,想洗掉原来的网红标签,打算进“内地流派”。这时候换个艺名,换个风格,对外宣称“我现在成熟了,有深度了”,是不是更容易吸引新粉丝?欧拉也差不多,名字换了,车型大变,配置升级,连对外的话术都变了,实际上是要让大家重新认识这个品牌。
再说说这个SUV市场的现状,纯电SUV已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你基本谁家都有一款同类型产品:比亚迪、广汽、小鹏、问界、极氪,数都数不过来。让人头疼的是,这些SUV看着都差不多:空间大、性价比高,配置拼命堆砌,用着五花八门的车名。有些厂商喜欢把名字玩成网文,用户根本记不住。咱买车,真会因为名字顺耳就买下去?其实不是,大家往往是先看品牌背书,其次看车型本身,再看价格和后续服务。名字只是加分项,而不是敲定选购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这里还有个细节。欧拉这次很明显不光是自己在想跑到全球去,整个长城体系都在玩全球化。全球化,名字就要国际化,有点像现在中国小孩取英文名一样,既要响亮,也要好拼好念,不能太土太复杂。你在国外介绍“ORA 5”,远比“好猫”省事,至少不会让老外以为你是猫粮品牌。换一种说法,每个阶段企业要面对的不一样,人群不一样,名字也就要变。
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最在意的是,这台车本质上带来了什么。是不是够突破,同级竞品有没有什么新花样?激光雷达、舒适配置、空间提升、续航这些都是硬实力,也是决定能不能“破圈”的前提。光靠名字,不足以让消费者心动。但名字不能太拉胯,至少要让人觉得“像是个正经买车的品牌”。比如“芭蕾猫”一听就猜是给姑娘看的,“欧拉5”就像家里所有人口都能开。要是这车真有实力,再加上名字够大气,即使不叫猫,没人会在意。
但话说回来,如果名字太“国际范”,也会失去老用户。“猫粉”们会不会闹心,说欧拉变了,不萌不宠了,没温度了?这就有点像某些歌手出圈以后不唱小众歌了,原来的死忠开始怀念从前。品牌也要做加减法,不能顾全所有人,只能不断试探、不断调整。
然后你再去琢磨欧拉总经理之前说的,“斥资十亿、耗时三年打造的全球化重磅新品”,这很明确是要拼国际牌。如果真叫“欧拉5”,未来十有八九再来个“欧拉6”,“欧拉7”,就像手机一样一代一代迭代升级,为全球用户做准备。再配合车型功用、市场反馈,慢慢选哪些配置受欢迎,哪些名字受欢迎。这种过程其实就是企业成熟转型的微妙时期。你很难一刀切说,所有改名的牌子都会有风险,实际上还是靠产品和口碑说话。
回头想想,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是又便宜又好用的新能源SUV,能满足家庭、工作、出行需求。名字确实可以锦上添花,但只要产品到位,名字最终只是个代号,没啥决定意义。光靠蹭“猫系”情怀,迟早有边界;想靠数字命名,也别以为欧美就能全买账。最理想的状态是车有实力,名字不拖后腿,走到哪都不尴尬。
或许欧拉最终的决策会是:猫系和数字的结合,把可爱与理性、个性与全球化结合起来,慢慢变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新能源品牌。这样既不会放弃原来的粉丝,也能兼容未来路线。不管最后叫啥,只要这车真争气,市场自然会给它应有得分。
你说看到这,欧拉全新SUV会叫什么名?会是“欧拉5”吗?还是继续沿用“猫系”?等官宣落地那一刻才知晓。但也不妨多琢磨一点,那些曾经因为名字而爱的粉丝,还会不会在产品力升级后同样热情?那些当初因为“猫”而绕道的车主,这次又会不会愿意过来试试?说到底,名字只是企业的投射,车子才是人们的选择。等这车落地,我们就知道答案了——名字好听,产品靠谱,谁还纠结叫什么猫还是哪个数字?
最关键的,买车这事啊,永远都不是靠名字,永远都是靠自己想要什么—这是我思考半天的总结,也是我认为厂商和消费者都该时刻记在心里的底线。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