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乘用车默认百公里加速不低于5秒,车门外把手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

又一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乘用车默认百公里加速不低于5秒,车门外把手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有驾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这是每个开车人心里最实在的话。

最近开车的朋友可能都刷到了一条重要消息:11月12日,公安部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了新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打算在征求意见6个月后正式实施,替代咱们用了快8年的2017版标准。

这次新国标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和辅助驾驶技术的安全问题,不少新规听着就让人觉得“安全感满满”,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和咱们开车息息相关的变化。

一、开车踩错踏板?以后电车会自己“踩刹车”

开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对“单踏板”模式肯定不陌生,松油门就能减速,确实方便,但有时候也容易搞混油门和刹车。

新国标里专门说了,以后这种模式要规范起来,明确增加A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要求,就是让动能回收的逻辑更清晰,不会因为“单踏板”的设计让咱们踩错踏板。

更让人安心的是“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

不管是纯电车还是插电混动的载客汽车,以后在车子静止或者慢慢挪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把油门当刹车踩了,车子会自己“管住”动力,不让车子一下子冲出去,同时还会用声音和灯光提醒咱们“踩错啦”。

想想看,停车场里人来人往,万一踩错油门,有这个功能在,就能避免多少麻烦。

开车时看视频、打游戏?以后可没那么容易了。

新国标规定,只要车速超过10公里每小时,驾驶座这边的显示屏就会把娱乐影像播放和游戏功能关掉,想在开车时分心都难。

又一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乘用车默认百公里加速不低于5秒,车门外把手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有驾

毕竟开车的时候,眼睛就得盯着路,手上就得握着方向盘,安全第一嘛。

电池安全也是大家最关心的。

新国标要求纯电车和插电混动车的动力电池得符合GB38031标准,车身还要设置专门的“排气口”和压力平衡装置。

简单说,就是电池要是真出了热失控的情况,热气能从指定的地方排出去,不会在车里“憋”着,大大降低了风险。

二、辅助驾驶不是“全自动”,手离方向盘就报警

现在不少新车都带辅助驾驶功能,但“辅助”俩字可不能随便理解。

新国标明确说了,想用辅助驾驶,得先过好几关。

每次上车打火后,想激活辅助驾驶,光按个按钮可不行,得“主动操作”,还得同时满足好几个条件:安全带得系好,驾驶人脱离检测功能得能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也得开着,少一个条件都激活不了。

这就是怕咱们把辅助驾驶当成“全自动”,上车就撒手不管。

开车的时候手能不能离开方向盘?答案是“绝对不行”。

新国标要求车子必须能检测到手有没有握着方向盘,眼睛有没有看着前方路况。

要是发现手离开了方向盘,或者眼睛没看路,系统马上就会提醒,就是要咱们时刻“盯紧”车子,毕竟辅助驾驶只是“帮忙”,不是“替咱们开车”。

又一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乘用车默认百公里加速不低于5秒,车门外把手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有驾

不是谁都能随便开辅助驾驶的。

新国标规定,只有“限定授权”的驾驶人才能开启组合驾驶辅助功能。

怎么证明是“授权”的?得通过指纹、人脸这些生物识别,或者登录专门的账号,而且还得证明已经完成了系统使用培训,知道这个功能能干啥、不能干啥,有哪些风险。

这样一来,咱们用的时候心里更有数,不会稀里糊涂就上手。

说明书也得写得明明白白。

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在哪?操作的时候有哪些风险?这些都得在说明书里讲清楚,不能让咱们“猜着用”。

毕竟了解清楚了,才能安全使用。

三、想“地板油”起步?新国标说“先慢一点”

不少新能源汽车加速性能特别强,一脚“地板油”下去,推背感是足了,但也藏着风险。

新国标这次就从源头控制了这个问题:以后乘用车每次上车打火后(发动机自动启停不算),默认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不能少于5秒。

也就是说,刚启动车子的时候,想一下子“窜”出去可没那么容易,得慢慢来。

别觉得这是“限制”,其实是为了防止误操作——万一不小心踩深了油门,车子不会一下子冲出去,安全多了。

又一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乘用车默认百公里加速不低于5秒,车门外把手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有驾

而且,踏板误踩的防护还有“双重保险”。

前面说的“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在这里又被强调了一遍,纯电车和插电混动车都得有。

相当于给咱们的脚下加了两道“安全锁”,就算真的踩错了,车子也能及时“踩刹车”,心里踏实多了。

四、事故后车门锁死?非碰撞侧会“自动解锁”

开车最怕遇到事故后车门打不开,新国标在这方面也考虑到了。

如果车子装的是电子控制式或者自动激活式车门锁,万一安全气囊弹出来了,或者电池出现热失控这种紧急情况,没被撞到的那一侧车门会自己解锁,方便咱们赶紧从车里出来,争取逃生时间。

现在很多车是电动门把手,看着高级,但万一没电了怎么办?新国标规定,只要是电动式车门内把手,旁边必须得有机械应急把手,还得有醒目的标志,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每个车门(尾门除外)的车门外把手也得有机械释放功能,就算出了事故,不用工具也能把车门打开。

这就像给车门加了“双保险”,不管遇到啥情况,都能顺利开门。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新国标征求意见》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又一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乘用车默认百公里加速不低于5秒,车门外把手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