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主国庆提新蓝六代斯巴鲁,假期出游全程2300公里打卡多地风景,开新车最重要的当然是享受自由旅行

提新车?最怕的就是折腾和毛病。这不,国庆刚过,我一北京朋友提了辆蓝六代斯巴鲁,动静挺大。大老远跑去凑热闹提车,理由很简单——节假日出游,自驾走起来,2300公里说走就走。听着就让人羡慕。

提车当天,他就抱怨,4S店那流程琢磨着还真麻烦,验车拖半天,那客服小姑娘脸色一变,倒是挺上心。话说这蓝六代斯巴鲁,我对研发蛮感兴趣。以前以为就是换个个平台,改几项配置,其实不然。厂里这代车的底盘调校花了至少两年时间,供应链那块拉郎配也复杂。厂家为了配套高规格的悬挂件,找了3家供应商,最后物流这关卡了两个月。跟我朋友说这事儿,他一脸懵,那不就是比拼个货源吗?我说别小看,供应链好比你家厨房调料全,新鲜的老抽和陈醋都齐了,菜才有味。

北京车主国庆提新蓝六代斯巴鲁,假期出游全程2300公里打卡多地风景,开新车最重要的当然是享受自由旅行-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着那辆蓝六代的1.8T发动机,厂家号称经过改良,纯正日系灵魂,但我朋友体感上反而觉得比之前的老款干涩,油门反应不够线性。可能和排放标准升级有关,做了额外折腾,这点我得承认,前面说它性能强点,有点夸张了。毕竟刚开几天,磨合期的不同感觉很正常。

提车当天,他跟我说:咋瞄都瞄不出区别,就就是座椅舒服,屏幕大,360度全景差点意思。我笑说,买车就买配置?这年头,咱玩得可比买配置多,买配置是卖点,但体验才是关键。比如那次东北自驾,他说同价位吉利博越PRO开起来就虚,本田CR-V很多颠簸都感觉咣咣响,但这蓝六代开着,滤震顺滑,这个感受特别真实,开长途差距就露出来了。

北京车主国庆提新蓝六代斯巴鲁,假期出游全程2300公里打卡多地风景,开新车最重要的当然是享受自由旅行-有驾

旅途中,偶遇个秦皇岛街头老修理工,他一眼看出没人打磨完美,告诉我朋友:这日本货,皮实,真心耐操。但别想它绝对完美,保养费可能比同级别合资贵点。他嘱咐,开车别太松散,启动前暖机别偷懒,尤其东三省冷,发动机伤不起。我朋友顿时觉得有点尴尬,这就提醒我,有些经验参加研发讲不进去,机械和人的适配,其实是个活生生的实验课。

一路玩下来,走过朝阳、阜新、长春、沈阳、锦州直奔秦皇岛,2300公里,耗时7天。高速和国道混着走,再复杂的地形也试了。不确定的估算,油耗大约8.5升/百公里,算下来油费加过路费约1500元左右(没细算,有点粗)。我忍不住问他感觉如何,他说:关键不是油耗,是车子耐不耐累。相比家里那台老丰田,这蓝六代新车各种智能辅助真的省心不少。

北京车主国庆提新蓝六代斯巴鲁,假期出游全程2300公里打卡多地风景,开新车最重要的当然是享受自由旅行-有驾

这倒让我想起当年我自己也试驾过的几款紧凑SUV,像福特翼虎,车重底盘硬朗,开起来稳,但顿挫感明显,长途坐下来容易累。相比之下,蓝六代的动态调校其实更适合长时间驾驶,尤其是东北那大风雪天气,稳定性特别关键。这些数据我就背后猜测吧,有待更细致数据支持。

聊回渠道和用户心理,楼上那朋友提前预定时谈了半天价格。4S店给出一个参考价,没涨多少,优惠几千块但得加了个3年延保。朋友当时边挑配置边问销售,这车保值咋样,换手方便吧?销售挺诚实,同级别合资没它保值好,尤其二手市场口碑不错。换我说,这话可以信一半。他们笑着说不一定,估计后期还有点折旧快,这倒让我怀疑一线城市以外的市场肯定不一样。你们觉得二手车保值跟城市环境有多大关系?

北京车主国庆提新蓝六代斯巴鲁,假期出游全程2300公里打卡多地风景,开新车最重要的当然是享受自由旅行-有驾

随口一问,你们国庆长假去哪儿了?都开啥车型?

我突然想,提车就是为了自由,能开着车亲近自然,体验路上的风景,才是重头戏。车不单单是代步工具,更像是个懂你的小伙伴。可养车和用车体验里,多少细节其实被我们忽略了。比如新车初期那些异响、仪表盘偶尔闪烁,我朋友也遇到过,4S店说正常。说实话,这些细节让我有点嫌麻烦,调配与磨合就像谈恋爱,总得花点时间。

北京车主国庆提新蓝六代斯巴鲁,假期出游全程2300公里打卡多地风景,开新车最重要的当然是享受自由旅行-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毕竟旅途中他的车也没出什么大问题,反倒一路顺利,又让我有了个疑问——蓝六代斯巴鲁这么折腾了两年研发,供应链千挑万选,这么高调的东北大环线跑下来,到底能不能真给车主带来那种自由自在的底气?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