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项目与新标准变动

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项目与新标准变动-有驾

一、《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计划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替代了旧版GB/T 31485-2015和GB/T 31467.3-2015的部分内容。

1. 标准整合与适用范围

老标准:

GB/T 31485-2015:针对单体电池和模组的安全要求(如针刺、过充等)。

GB/T 31467.3-2015:针对电池包或系统的安全要求(如振动、机械冲击等)。

两者均为推荐性标准(GB/T),非强制。

新标准(GB 38031-2025):

整合了老标准中单体、模组和电池包/系统的安全要求,并升级为强制性标准(GB)。

适用范围扩展至M1类纯电动汽车(乘用车),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

2. 测试项目与要求变化

(1)取消争议性测试

针刺测试:

老标准(GB/T 31485-2015)要求单体电池通过针刺测试(触发热失控后不爆炸、不起火)。

新标准取消单体针刺测试,改为更关注系统级别的热扩散防护(如电池包热失控后需提供5分钟预警时间)。

(2)新增关键测试

热扩散要求:

新标准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单体热失控触发后,5分钟内不得起火或爆炸,为乘员预留逃生时间。

过流保护:

新增对电池系统过流保护功能的要求。

外部火烧测试:

新增直接燃烧电池包的测试(火烧60秒后观察2小时是否爆炸)。

(3)调整或加严的测试

机械冲击/振动:

新标准对振动、机械冲击的测试条件更严格(如频率范围、持续时间)。

浸水测试:

老标准仅要求模组浸水(GB/T 31485-2015),新标准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浸水后无起火或爆炸。

过充/过放:

新标准调整了过充测试的终止条件(如电压或时间阈值)。

3. 安全等级划分

老标准:仅规定“通过/不通过”的二元判定。

新标准:引入多层级安全要求,例如:

单体电池:需满足基本安全测试(如短路、加热等)。

电池系统:需通过热扩散、外部火烧等更高等级测试。

4. 其他重要变动

系统层级优先:

新标准更强调电池包或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而非单一关注单体电池。

动态工况考虑:

新增对实际行驶中可能遇到的复杂工况(如温度变化、充放电循环)的安全评估。

与国际标准接轨:

参考UN GTR 20(全球技术法规)和ISO 6469等国际标准,提升国际兼容性。

5. 影响与意义

强制性要求:新标准(GB 38031)的强制实施推动了行业技术升级,淘汰低安全性电池产品。

热管理技术:车企需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以满足热扩散要求(如宁德时代“不起火电池”技术)。

国际竞争力:中国标准与欧盟ECE R100、美国SAE J2929等形成对标,助力国产电池出口。

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项目配置清单

1、热失控性能试验

ZY6219锂电池防火(火喷射)试验机

ZY6257C-PC0.5MW&10MW大型锂电池热释放速率试验平台

ZY6257E-DC-FB-PC5M电池热特性测量系统

ZY6484A化合物(蒸气和气体)易燃性浓度限值测定仪

ZY6484C电芯热失控可燃气体燃烧速度试验机

Z6690电池热失控性能试验机

ZY6691电池绝热加速量热仪(ARC)

ZY6257F-SG电池外壳热失控(BETR)试验机

ZY6692电芯热失控压力容器

ZY6691-BG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项目与新标准变动-有驾

锂电池防火(火喷射)试验机

2、高海拔性能试验(低压舱)

ZY6816C锂电池高海拔低压试验箱

ZY6816D动压变温实验舱

ZY6816E锂电池高海拔电气性能试验箱

ZY6816大型多海拔环境隧道火灾燃烧特性测试系统

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项目与新标准变动-有驾

ZY6692电芯热失控压力容器

3、环境安全性能试验

ZY6691-BG电池模块盐雾性能试验机

ZY6046-800BT恒温恒湿试验箱

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项目与新标准变动-有驾

电池绝热加速量热仪(ARC)

4、机械安全性能试验

ZY6027J电池跌落试验机

ZY6031-3D-PC(LD-50IPTP)X、Y、Z3D电池振动试验机

ZY6027J电池挤压针刺一体机

ZY6525D电池液冷管路耐压性能试验机

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项目与新标准变动-有驾

大型电池绝热量热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