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深蓝G318和北京越野BJ40增程的销量对比图,展现了一场“新兵”与“老炮”的残酷对决。
在硬派新能源越野这个赛道,品牌积淀和用户认知的护城河,比想象中要深得多。
核心就三点:
第一,BJ40增程是“全面碾压”,G318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2025年9月,BJ40增程卖了4555辆,而深蓝G318仅654辆,前者是后者的近7倍。更可怕的是城市覆盖:BJ40在18个重点城市实现销量领先,而G318只在1个城市占优。
这意味着G318的线下渠道和区域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BJ40则凭借其长期积累的越野口碑和网络,建立了绝对的统治力。
第二,看趋势,G318的“爬坡”失败。
近6个月的销量趋势图,是这场战役最直观的写照。BJ40增程的销量是一条稳健上扬的曲线,从4月到9月,成功实现了销量爬升,站稳了脚跟。
而深蓝G318的曲线,几乎全程趴在底部,没有任何起色。这说明G318作为全新车型,其产品定位、定价或营销策略,并未能成功打动这个挑剔的细分市场用户。
第三,区域市场图,是BJ40“主场优势”的完美体现。
在销量最高的TOP10省份,BJ40在河北、广东等关键市场的销量柱状图,数倍于G318。尤其是在华北等传统越野文化浓厚的地区,BJ40的优势更为明显。
G318仅在其“大本营”所在地有零星表现。而在销量最低的TOP10省份,两者的销量都低,但G318的基数更小,再次印证了其全国推广的乏力。
这场对决深刻地说明,硬派越野市场光有新能源技术和前卫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北京越野BJ40凭借其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经过验证的产品可靠性和庞大的越野社群基础,在电动化转型中成功守住了阵地。
而深蓝G318作为闯入者,其“科技越野”的定位目前并未与核心用户的需求产生共鸣。
对于G318而言,这已不是产品力的小修小补问题,而是需要重新思考,到底谁才是它的目标客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