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思域混动版13.99万起售,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新思路

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28.2万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7.9%,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7%——这样一组悬殊的数据,道出了当下合资燃油车企的集体困境。就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本田中国于2025年11月正式推出2025款思域车型,其中2.0L e:HEV混动版以13.99万的起售价引发市场热议。

这款承载着"国民神车"光环的车型,选择以混动化作为突破口,能否为合资燃油车打开新出路?

本田思域混动版13.99万起售,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新思路-有驾

本次本田推出的2025款思域共涵盖5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12.99万-15.99万,其中最受关注的2.0L e:HEV混动版定价13.99万,与1.5T高功率版起售价持平。从产品层面看,新车延续4门5座三厢与5门5座两厢布局,驱动形式均为前置前驱,混动版搭载E-CVT无级变速箱,燃油版则提供6挡手动与CVT无级变速可选。

混动版车型搭载本田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整套系统综合扭矩表现优于同级别1.5T燃油车型,且NEDC综合油耗低至4.5L/100km。配置上,全系标配主动刹车、车身稳定系统与疲劳驾驶提醒,中高配车型增加悬浮中控屏与软质内饰包裹,相比老款车型质感明显提升。

在新能源车型强势挤压下,消费者对"不依赖充电的节能车型"仍有较强需求,而思域混动版的定价策略,恰好击中了10-15万级家轿市场的核心痛点。

本田思域混动版13.99万起售,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新思路-有驾

笔者认为,2025款思域的市场策略,为陷入困境的合资燃油车提供了可行的转型思路——以混动技术平衡节能需求与使用习惯,而非盲目跟风纯电动。这一观点可从有效性标准与场景适配性两个维度得到印证。

从有效性标准来看,混动技术的成熟度直接决定产品竞争力。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自2013年推出以来,全球累计装机量超500万台,国内市场此前搭载该系统的雅阁混动版,三年保值率达78.2%,高于同级别纯电车型12个百分点。

2025款思域搭载的第三代系统,通过优化电机与发动机耦合逻辑,低速电驱行驶比例提升至65%,既保留了燃油车的补能便利性,又将油耗降至接近纯电车型的水平。这种"无续航焦虑的节能方案",比合资品牌仓促推出的纯电车型更具技术沉淀。

值得注意的是,场景适配性更凸显了这一策略的合理性。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仅3.2%,说明多数合资品牌用户仍对纯电车型存在顾虑。笔者走访北京、上海多家经销商发现,咨询思域混动版的用户中,70%提到"不想为充电排队"或"担心电池后期衰减"。

本田思域混动版13.99万起售,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新思路-有驾

这一需求在三四线城市更为明显,当地充电设施覆盖率不足,混动车型的优势更为突出。类似案例可见丰田卡罗拉双擎,其2025年1-10月累计销量达28.6万辆,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达45%,印证了混动车型的场景适配广度。

2025款思域的上市,不仅是一款车型的更新迭代,更代表了合资燃油车转型的新方向——不盲目追求纯电赛道,而是以成熟混动技术满足细分市场需求。这种"务实派"转型策略,既发挥了合资品牌在发动机与变速箱领域的技术积累,又回应了消费者对节能与便利性的双重需求,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域启示"。

从行业价值来看,随着混动技术的普及,将推动燃油车向"高效节能"方向升级,与纯电车型形成差异化竞争,最终惠及消费者。对于本田而言,思域混动版若能延续过往月销两万的成绩,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紧凑级家轿市场的地位,为品牌全面电动化积累资金与用户基础。

本田思域混动版13.99万起售,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新思路-有驾

面对13.99万起售的思域混动版,以及同价位的入门级纯电车型,你会更倾向于选择无续航焦虑的混动车型,还是直接拥抱纯电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选择理由~

#本田思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