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16887辆小米SU7电动汽车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召回,这绝非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游戏。它在舆论场上激荡起“米粉”的理解与“米黑”的担忧,活脱脱上演了一场复杂的情绪罗生门。这不仅是小米汽车首次大规模OTA召回,更是智能驾驶技术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成熟的必经之路,将技术安全边界与消费者信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聚光灯下。
2025年9月19日,小米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涉及范围是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此次召回的症结直指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某些极端特殊场景下,其识别、预警或处置能力可能不足,若驾驶员未能及时干预,便可能增加碰撞风险,构成潜在安全隐患。小米汽车迅速响应,宣布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期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提升辅助驾驶的可靠性。尽管小米汽车官方强调此次召回“无事故及人员伤亡情况”,董事长雷军也亲自在微博上转发《小米汽车答网友问》,呼吁车主关注详细说明,并承诺升级采用分批推送方式,预计在2025年9月24日前完成。然而,这一系列动作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从理解到担忧的多元反响,无疑是对小米汽车品牌韧性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深刻折射出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边界的普遍焦虑与期待。
此次召回事件对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造成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小米汽车通过OTA技术快速响应,展现了新势力车企在软件迭代和问题解决上的敏捷性与负责任的态度。许多“米粉”对此表示理解与支持,认为这是智能汽车软件迭代的正常过程,甚至将其视为企业勇于担当的表现。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这已是SU7标准版的第二次召回(第一次在今年1月,因智能泊车辅助功能软件策略问题召回30931台),且此次直接触及了智能汽车的核心卖点——辅助驾驶功能。在智能驾驶技术宣传一度“狂飙”的背景下,这种频繁的召回,无疑加剧了部分“米黑”和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的质疑。
社交媒体上,关于“小米SU7辅助驾驶缺陷”的担忧声量渐长,一些评论质疑新车在未经充分验证的情况下便匆忙上市,将消费者变成了“小白鼠”。这种论调动摇了消费者对智能汽车安全性,尤其是对L2级辅助驾驶系统“智能”程度的固有认知。更有甚者,尽管官方未直接证实,但一些言论已将此次召回与今年3月安徽高速上发生的小米SU7严重事故(导致三人死亡,事发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进行关联,尽管小米汽车在召回公告中明确“事故及人员伤亡情况”一栏为“无”,且“投诉索赔情况”总计为6。这种从“米粉”热情到部分“米黑”担忧的情绪转变,其深层原因在于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安全边界的模糊认知,以及对小米品牌“为发烧而生”理念在汽车安全这一零容忍领域的严苛审视。
智能驾驶技术普遍面临信任危机,这并非小米汽车独有。从特斯拉的Autopilot事故争议,到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因类似问题启动OTA修复或召回,整个行业都在摸索中前行。近期,中国监管部门已加快了相关标准和政策的制定,以保证行业规范运行。例如,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企业避免夸大宣传,并对OTA升级进行严格管理。9月17日,工信部公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针对L2级辅助驾驶功能设置了人机交互、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记录等全方位安全技术要求,构建了“三重安全保障”,并建议实施时间为2027年1月。这正是行业对L2级辅助驾驶安全争议的积极回应,旨在规范行业发展,明确驾驶员责任,告别“野蛮生长”。
在智能驾驶技术普遍面临信任危机的当下,小米如何通过此次危机公关,重建或巩固消费者对其智能驾驶技术安全边界的信心,至关重要。除了通过OTA升级消除隐患,小米汽车还需采取更透明、更主动的策略。例如,可以效仿其他头部车企,公开辅助驾驶系统的测试验证流程和数据,甚至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以量化的方式重建用户信心。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明确L2级辅助驾驶的“辅助”性质,避免过度宣传,是消除误解、降低风险的关键。正如一些专家指出,在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划分仍面临法律挑战的当下,清晰的告知和严谨的测试尤为重要。小米汽车销售人员在门店介绍辅助驾驶功能时,已开始更加严谨地强调“它只是辅助驾驶(功能),你需要观察路况,有紧急情况要主动控制,相当于油车的定速巡航”,这正是正确的方向。
智能驾驶的未来,信任是其最坚实的基石。小米SU7的召回,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自我纠偏,更是一次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的契机。它提醒所有智能汽车制造商,技术创新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以透明为桥梁,以责任为担当。只有将安全置于首位,并持续通过严谨的测试、清晰的沟通和负责任的态度,才能真正化解信任危机,让智能驾驶技术驶向安全、可靠的未来。毕竟,在智能汽车的赛道上,速度固然重要,但安全才是永恒的底线,也是赢得人心的终极密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