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造“理想i6”正式发布,搭载新一代科技配置与大空间设计,售价24.98万元,迎来年轻用户热烈关注

哎,说实话,刚开到理想i6那天,我还以为这是个不高调的新车。没啥特别炫的外形,但一角角细节上却让我心里多了点碎碎念,比如那个鲨鱼嘴前格栅,实际不比常规SUV好看太多,但总有点原始野性的感觉。

试想那天刚到店里,销售跟我说:你看,这车最大亮点是续航,我们的那款全新5C锂电池,充十分钟能跑五百公里。我当时心里就在想:五百公里,说明两小时充个电,够跑个远行,听起来挺靠谱,但也有估算成分,毕竟实际用起来受温度、快充设备影响大。

常州造“理想i6”正式发布,搭载新一代科技配置与大空间设计,售价24.98万元,迎来年轻用户热烈关注-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在研发时,实际动力电池容量总不敢保证那么高,估摸着充电快得多,续航才会看起来这么飘渺。锂电池要稳定,不能只看容量,还得考虑散热、管理系统,否则充快的老化得快不说,还得注意安全。你是不是觉得,新能源汽车的硬件永远像个压力锅?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理想i6用的那个新一代5C磷酸铁锂,确实在补能上给我一种快得让你惊讶的感觉——好比用微波炉加热剩菜,看似简单,效果却令人满意。可这只是技术的一小块拼图。更复杂的是,这些技术背后,说白了,是供应链的博弈。

供应链就像是个拼盘游戏,材料从哪里来、价格怎样、交货时间能保证到位,都能决定最后的产品质量。比如那批高性能锂电,原料进口渠道繁杂,谁能保证不涨价,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而且,这些一线制造大厂,像常州武进,无非就像个流水线工厂,能用的设备、工人技能、材料质量,都是有限的资源池。我料想,这也是为什么理想汽车能在常州设厂——生产成本偏低、供应链成熟,能锁住价格。

常州造“理想i6”正式发布,搭载新一代科技配置与大空间设计,售价24.98万元,迎来年轻用户热烈关注-有驾

可说到这里,我是不是可以反问一下:你觉得这本土制造真有那么牛?还是说只是国家补贴和政策帮了大忙?(这段先按下不表)

顺带一提,理想i6的内部空间算是字面上的大。车长4.95米,轴距差不多3米,坐进去就像躺在沙发上。坐在后排,头顶那块全景天幕真让我有点想躺平的冲动。那天我问销售:这空间能拉几个大行李箱?他说:四五个都不是问题。但你知道,这里面有个细节——车身长靠空间堆砌出来的,实际用到乘坐的空间,才能打出牌。

我有个疑问,到底谁设计出这个空间布局的?是不是就像我们家装修一样,前期留的预留线太多,后续才能变形?看着中控布局,感官上还是挺科技感的,但细琢磨,其实全部都是大拼凑。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真要说空间布局,是不是就是个用流线、宽度堆出来的棋盘?(这段先按下不表)

常州造“理想i6”正式发布,搭载新一代科技配置与大空间设计,售价24.98万元,迎来年轻用户热烈关注-有驾

而且,理想我觉得特别在意智能化——毕竟,这是他们豪赌的点。VLA司机大模型、理想同学,现在在我试驾里,都像个懂会点人话的老朋友。买车,除了续航、空间,便捷和智能才是杀手锏。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用太专注硬核性能,更在意用起来顺溜。

说到底考虑到成本,如果我用一个普通家庭的感受来说,百公里油耗能控制在——(这掌中再心算:假设油耗8L/100km,日常上下班跑30公里,一个月用个50升油,折合油耗其实还算合理。有点跑偏,但算一算,开这车的油钱成本大概一百多块。真正的购车成本,我估算——20万出头,那一年折旧快吗?大概也就一两万,投资算还可以。

(这时我又在想:在那个自主研发前提下,这车的性价比大概算还能接受吧?就是你说的,从供应链到技术,确实像个大佬在操盘。越写越觉得,这背后有个生活化的机制在支撑——你我都知道,车企能保持稳定的供应链,赢得市场,不只是因为技术好,还因为那些能快速采购、交付的合作关系。就像我们买菜,有的供货商天天抢材料,他成本最低,效果比较稳妥。)

常州造“理想i6”正式发布,搭载新一代科技配置与大空间设计,售价24.98万元,迎来年轻用户热烈关注-有驾

我还能问问自己:理想的那些智能体验,真能用在我们日常吗?最近总觉得,科技越发达,越变得麻烦。我还记得那次朋友说: 加速反应快,场景多,耐用些就好。我只想,车能不能让人舒服而已,别再像个机器人那样搞得我心情还要配合它。

说到这,我忽然想,估算一下——理想i6的电池用料,按照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如果真是这样,实际上也是个率先突破的卖点,但我得承认,不能盲目相信宣传,万一那个快充设备坏了,原料也会变贵。

买车再高科技,更希望的是用得顺手。比如那天在店里试驾,朋友感叹:这车的座椅电动调节挺顺滑。我心想:这其实就是细节上的良心。又有人说过,旅游包邮车,最怕的不是功能不够,而是细节没到位。你会不会觉得,理想这次还算走心了,但细节背后,是不是藏着某个隐藏的难题,谁也说不准。

常州造“理想i6”正式发布,搭载新一代科技配置与大空间设计,售价24.98万元,迎来年轻用户热烈关注-有驾

留个问题:我常常想,这智能到底还有多少潜力?现阶段,我们买的车,都只是未来某个方向的预期产物——对不对?你会不会也开始怀疑:这些新技术下次能不能坑里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