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本田混动崩盘,加价10万变滞销,三大缺陷曝光

相信不少朋友都还记得,就在短短几年之前,要是想买一辆丰田或者本田的油电混动汽车,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时候去4S店里,销售人员往往都很有底气,不光没什么优惠,有些热门车型比如凯美瑞混动或者汉兰达混动,甚至还要排队加价,多花个一两万块钱才能提到车。

在当时大家的心目中,日本的混动车就代表着省油、可靠和先进的技术,开出去既有面子又显得自己懂车,是很多家庭换车升级时的首选。

可是,谁能想到市场变化得这么快,这才没过几年,当初那些需要加价才能买到的“香饽饽”,现在却摆在店里,优惠力度越来越大,可过来看车问价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丰田本田混动崩盘,加价10万变滞销,三大缺陷曝光-有驾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这些车本身不行了,还是我们的需求和眼光变了?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背后有几个很现实的原因,把它们从神坛上拉了下来。

首先,我们得聊聊开车时最直观的感受,也就是驾驶体验,特别是车里的安静程度和乘坐的舒适感。

客观地说,丰田和本田的混动技术本身是非常了不起的,设计得非常巧妙。

丰田那套系统,能让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力气很顺滑地结合在一起,什么时候用电,什么时候用油,什么时候一起上,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目的就是为了省油。

本田的混-MMD技术也很有特点,在市区里开的时候,基本就是用电,发动机只负责发电,感觉就像开着一台电车,只有到高速上,发动机才会直接驱动车轮。

丰田本田混动崩盘,加价10万变滞销,三大缺陷曝光-有驾

听起来都挺完美的,对吧?

省油也确实是它们最大的优点,在上下班堵车的路上,百公里油耗开到四五升是很正常的,这在油价不便宜的今天,确实能省下不少钱。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现在的消费者,特别是开过或者坐过我们国产新能源车的朋友,对一辆好车的要求已经不只是省油那么简单了。

大家现在更追求一种“高级感”,就是车子开起来要特别安静、特别平顺,加速的时候动力要来得又快又稳,就像高档的纯电动车那样。

而这一点,恰恰是日本混动车的短板。

你开着丰田的混动车,在市区里慢慢走,确实很安静,可一旦上了高架桥,你想踩深点油门超个车,那台为了省油而设计的发动机就会突然“醒”过来,转速一下子就上去了,发动机的吼叫声会很明显地传到车里来。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在一个很安静的房间里,突然有人在你旁边打开了吸尘器,那种突兀感会让车里的高级感瞬间消失。

本田的混动车呢,问题主要出在跑高速的时候。

丰田本田混动崩盘,加价10万变滞销,三大缺陷曝光-有驾

为了保证效率,它的发动机会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转速上,这时候发动机的噪音就会持续地传进来,是一种比较单调的“嗡嗡”声,虽然不大,但时间长了会让人觉得有点烦。

这种体验,和现在很多同价位的国产插电混动车或者纯电动车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国产车在任何速度下都能保持很好的静谧性,这让开惯了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很难再回头去接受那种发动机噪音时有时无的驾驶感受了。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出在车内的配置和智能化体验上。

当你坐进一台新款的丰田或者本田车里,第一眼的感觉通常都还不错,做工很精细,材料也挺讲究,各种按钮的手感都很好,能看出来老牌车企的功力。

但是,当你开始使用那个中控大屏幕的时候,那种落后于时代的感觉就来了。

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总感觉慢了半拍,屏幕的界面设计也像是好几年前的风格,功能也比较简单。

最关键的是那个语音控制系统,经常是你跟它说一句话,它半天没反应,或者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丰田本田混动崩盘,加价10万变滞销,三大缺陷曝光-有驾

比如你对它说“我有点冷”,它可能只会回答“请说出明确指令”,而旁边的国产车可能早就已经帮你把空调温度调高,甚至连座椅加热都给你打开了。

更不用说现在国产车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功能了,比如可以在车里唱歌、看电影、玩游戏,地图导航能和手机实时同步,还能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里的空调和车窗。

很多国产车已经把车子打造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让坐车也成为一种享受。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混动车那套“够用就好”的车机系统就显得特别落伍。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比谁的屏幕大、谁的功能多,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造车理念。

日本车企可能还认为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可靠耐用是第一位的。

而我们的中国品牌已经意识到,车在未来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第三空间”,智能化体验和舒适性配置同样重要。

丰田本田混动崩盘,加价10万变滞销,三大缺陷曝光-有驾

当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智能手机带来的流畅和便利之后,就很难再忍受一个反应迟钝、功能单一的车机系统了。

然而,真正让它们陷入被动的,还是它们在市场上的身份定位和政策上的劣势。

这一点可以说是最关键的。

在日本和很多其他国家,丰田和本田的这种油电混动车(HEV)被看作是环保的象征,能享受很多优惠。

但在我们国家,情况不一样。

根据我们的政策,这种不能外接充电的油电混动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它只能算是“节能汽车”。

这意味着它和普通的汽油车一样,得挂蓝色的牌照,也需要缴纳车辆购置税。

这一下就让它的处境变得非常尴尬。

丰田本田混动崩盘,加价10万变滞销,三大缺陷曝光-有驾

我们来简单算一笔经济账。

一台日本品牌的混动车,通常要比同样配置的纯汽油版贵上好几万块钱。

这多出来的钱,消费者得靠长年累月省下来的油费才能慢慢补回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国产品牌的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发展起来了,而且价格非常有竞争力,很多车型的价格已经和日本的混动车持平,甚至更低。

插电混动车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它属于新能源汽车,可以上绿色的牌照,在很多摇号困难的大城市,这是个巨大的优势。

其次,它可以免缴车辆购置税,光这一项就能省下一笔不小的钱。

最重要的是,它有一块比较大的电池,可以外接充电,充满电可以纯电行驶一百公里甚至更多。

丰田本田混动崩盘,加价10万变滞销,三大缺陷曝光-有驾

这意味着,如果你家里能安充电桩,每天上下班通勤这点路程,完全可以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开,几乎不花油钱,用车成本非常低。

就算周末要出远门或者跑长途,它也和普通汽车一样可以加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这样一来,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就变得很清晰了。

如果家里不方便充电,那买一台更便宜的纯燃油车似乎更划算。

如果家里可以充电,那体验更好、用车成本更低、还能享受政策优惠的国产插电混动车,显然是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日本的油电混动车就这样被夹在了中间,不上不下。

它引以为傲的“省油”优势,在可以直接用电、成本更低的插电混动车面前,显得黯然失色。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比如比亚迪,推出了亏电状态下油耗也能做到非常低的插电混动技术时,日本混动车最后的那点优势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所以说,从曾经的加价难求到如今的打折促销,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更是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规则的全面升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