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售价+服务权重过半,传统4S店告别“砍价江湖”
2025年的中国车市深陷价格战泥潭,当竞品还在用“限时直降3万”的横幅轰炸消费者时,上汽大众却掏出一把“手术刀”——全国统一“一口价”政策。帕萨特Pro限时15.99万起、途观L Pro 14.29万开回家,价格透明得像块玻璃。
更狠的是藏在背后的渠道革命:经销商50%佣金与服务质量考核挂钩,卖车小哥再也不用熬夜背话术套路客户,转而研究如何帮车主调座椅角度。这套组合拳直击行业两大痛点:消费者痛恨“同城不同价”,销售顾问苦于“销量压垮服务”。
上汽大众营销掌门人李俊说得直白:“一口价不是降价噱头,而是把博弈精力转化为服务价值。” 当沃尔沃等豪华品牌7月紧急跟进“一口价”模式时,这场由合资巨头发起的渠道变革,已掀起行业海啸。
一、“一口价”革了谁的命?
1. 消费者:告别“砍价PTSD”
传统4S店购车堪比心理战:指导价29万的威然,有人23万提车,有人25万成交,价差能买两部iPhone。上汽大众直接掀桌——威然全系“一口价”19.99万起,顶配不超30万,价签比德系工艺还硬。北京车主李女士笑称:“现在进店像逛超市,省下砍价时间够追两集剧了。”
2. 经销商:从“销售机器”变身“服务管家”
上海某4S店总经理王磊算过账:以前销售顾问60%时间耗在谈价上,如今考核指标里服务权重飙升至50%——客户试驾满意度、维保响应速度、服务好评率直接决定佣金。
“上月因客户点赞多,单店返点多了12万,比卖5台车还赚。”
3. 行业:捅破价格“黑箱”
当沃尔沃宣布下半年推行全国裸车统一价,奥迪鼓励经销商共享场地给新势力,宝马削减销量考核指标——传统豪强集体转身,印证上汽大众打中了七寸。
二、服务考核的“硬核配方”
1. 50%佣金挂钩的KPI玄机
神秘客巡查:总部派人伪装客户,检测接待响应速度(超3分钟扣分)
试驾体验分:方向盘调节讲解、L2+智驾演示是否到位(影响15%权重)
24小时在线诊室:企业微信响应超30分钟,经销商服务评级降档
2. 主机厂下场“卷服务”
销售副总傅强亲自开视频号《强互动》,评论区吐槽漏雨、异响的留言,他带头认领:“已安排技术总监上门,今晚给方案!” 用户运营部更把订单系统做成“汽车版物流追踪”:车辆排产进度、运输车牌号、交付倒计时实时可见。
3. 售后透明化“医院模式”
保养清单像病历一样清晰标注:
● 机油:原厂认证5W-30(单价398元) ● 空滤:第三方品牌(已获客户书面同意) ● 工时费:打折后120元
拒绝“清洗节气门”这类模糊项。
三、“终身质保”背后的阳谋
一口价省了钱,终身质保则捆住用户——上汽大众全系燃油车动力总成终身质保,帕萨特车主陈先生坦言:“知道发动机变速箱一辈子管修,踩油门都敢深踩了。”
但这招实为锁客利器:质保绑定4S店定期保养,回厂率提升40%。北京奇瑞店数据显示:老客户转介绍贡献15%销量,省下的广告费反哺服务升级。
四、经销商盈利重构术
当卖车利润薄如纸(途岳新锐单车利润不足千元),4S店靠三招活得更滋润:
“美容院经济”:定制化车膜、香氛系统安装费占比升至毛利35%
“焦虑转化术”:保养时推送电池健康报告,促增换电芯服务
“老客裂变”:转介绍成交奖3000积分(抵3次洗车),北京某店15%订单由此而来
五、“反价格战”的胜负手
当对手还在降价血拼时,上汽大众的差异化账本浮出水面:
帕萨特Pro限时15.99万的门槛,反倒成了利润护城河——经销商无需压库,库存指数1.5远低行业均值(3-4),现金流更健康。
结语:一场没有终点的“服务马拉松”
上汽大众的“一口价+服务考核”模式,短期已见锋芒:ID家族上半年销量破13万辆,帕萨特10月暴涨37%。更深远的是撬动行业规则——当沃尔沃、奥迪被迫跟进渠道改革,汽车零售从“价格黑箱”迈入“服务透明化”时代。
总经理陶海龙的野心写在2026年棋局上:净增100家网点,为混动新车矩阵铺路。而销售副总傅强在视频号留言区立下flag:“投诉不隔夜,服务不打折——卷价格不如卷服务寿命。”
这场变革没有狂欢式的降价海报,只有每天进步1%的服务细节。当消费者用脚投票时,自会证明:真诚比套路,更能跑赢马拉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