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14辆,巨亏286亿,高管却喜提千万薪酬:这家车企的魔幻现实

哥几个,咱今儿不聊球,聊个比世界杯决赛还刺激的商业奇闻。

主角,众泰汽车,一家已经快被人忘到后脑勺的车企。

先扔俩数据,你们品品这味儿对不对:年度亏损,286个亿;全年销量,14辆。

对,你没看错,我也没多打万字,就是14台,估计还不够给公司高管们一人配一台。

这都不是最骚的。

最骚的是,公司都亏成这样了,高管团队的薪水,总额接近一千万,还特么涨了六成。

我当时就琢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这是一种“公司黄不黄无所谓,我们先富起来”的国际主义精神啊。

时间往回倒几年,众泰这名字,那可是响当当的。

网上那句“这辈子能不能开上兰博基尼,就看众泰皮尺部了”,简直是屌丝们的精神图腾。

年销14辆,巨亏286亿,高管却喜提千万薪酬:这家车企的魔幻现实-有驾

它就像个许愿池里的王八,精准地听到了人民群众对豪车最朴素的渴望。

我脑子里现在还有那个画面,2017年的上海车展,堪称中国汽车史上的行为艺术巅峰。

保时捷那位德国大爷,一脸严肃地溜达到众泰展台,然后,他看见了那台叫SR9的神车。

那一瞬间,他脸上的表情,如果能截图打印出来,绝对是价值连城的表情包。

那种“我是谁,我在哪,谁把我车给偷了”的迷茫感,隔着屏幕都能溢出来。

说真的,那车做得是真像。

你花十来万买一台,回头去汽配城花几百块钱换个标,开到三里屯,绝对能换来不少姑娘的注目礼。

年销14辆,巨亏286亿,高管却喜提千万薪酬:这家车企的魔幻现实-有驾

当然,这玩意儿也催生了不少社会新闻,比如小伙开“保时泰”约会,姑娘第二天早上在手套箱里翻出众泰的说明书,当场上演“爱情的幻灭”。

这套“复刻忍者”的打法,在当时简直是降维打击。

奥迪A6L、大众途锐,就没有他们“皮尺部”不敢碰的瓷。

2t016年,众泰一年卖了三十多万台车,老板应建仁靠着这股妖风,直接成了金华首富。

那会儿,他们是真觉得自己摸到了时代的脉搏,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可问题是,抄作业抄来的满分,终究不是自己的本事。

当老师开始出开放性问题,让你谈谈自己的理解时,你就傻了。

年销14辆,巨亏286亿,高管却喜提千万薪酬:这家车企的魔幻现实-有驾

市场的风向一变,新能源的车都开始聊算力、聊激光雷达了,消费者也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这时候大家回头一看众泰,好家伙,除了那个越来越精致的壳子,里面还是一套东拼西凑的老古董。

发动机是买的,变速箱是买的,技术研发?

不存在的。

二十年,研发投入不到一个亿,这钱,现在够干啥?

可能就够头部车企请流量明星开发布会时唱首歌吧。

这就好比你是个厨子,开了家网红餐厅,菜单全是抄米其林的,装修也一模一样。

生意火爆,食客盈门。

但你从来不研究自己的菜谱,连盐和糖都分不清。

等食客们吃腻了,想换换口味,你直接就歇菜了。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场荒诞剧。

亏损286亿,这个数字已经没啥概念了,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年销14辆,巨亏286亿,高管却喜提千万薪酬:这家车企的魔幻现实-有驾

但高管们的千万薪酬,却像黑洞边上最后一点光,刺眼得很。

他们还振振有词,说参考了“同行水平”。

我就纳闷了,你们参考的是法拉利还是兰博基尼啊?

人家卖的是车,你们卖的是情怀吗?

不对,是卖给股东的“信仰”吧。

至于那14辆车的销量,更是喜剧效果拉满。

据说是打包卖给了阿尔及利亚的同一个哥们。

这不叫出口创汇,这叫“为国清仓”。

如今,曾经遍布全国的4S店,早就变成了“时代的一粒灰”,生产线也等着上拍卖网站。

年销14辆,巨亏286亿,高管却喜提千万薪酬:这家车企的魔幻现实-有驾

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就这么把自己给玩没了。

说到底,众泰的倒下,就是个活生生的警示录。

它告诉所有想走捷径的人一个道理:投机取巧或许能让你赢在起跑线,但真正决定你能跑多远的,永远是那些看不见的、需要下笨功夫的地方。

所有靠抄袭省下来的力气,最后都会变成扇在自己脸上的巴掌。

现在,留给众泰的,除了一屁股债,可能就只剩下互联网上那些关于“保时泰”的段子了。

也不知道,那些拿着千万年薪的高管们,午夜梦回时,会不会想起当年保时捷大爷那个复杂的眼神呢?

不过我猜,他们可能睡得还挺香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