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博科普|汽车“流言”粉碎机(三十一)

01 颠簸路段车越快越平稳
流言
据说行驶在颠簸路段时,车开得越快越平稳,因为车速很慢时车轮会陷入凹陷处,这会让车轮抖动强烈。
真相
以上说法系真的!但需要在特定颠簸路段,比如有规律的颠簸路段,而不是“一脚深一脚浅”的砂石路等。在有规律的颠簸路段,如果加快行驶速度,车轮就会飞掠过每一个凸起顶端,这就会让车内乘客感觉更加平稳。国外团队进行了相关实验,在车内放置了水杯,首先用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通过,车内明显感到颠簸,并且水杯内失水严重,接着用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通过,车内感到较为平稳,水杯内失水情况好转,高速摄像机显示车轮直接掠过连续颠簸的顶端。
所以,在有规律的颠簸路段行驶稍快一些,真的会减轻颠簸的感觉,不过可不要超速哦。
汽博科普|汽车“流言”粉碎机(三十一)-有驾
02 使用“防爆胎”汽车就不会有爆胎的困扰了
流言
有些人认为使用防爆胎就不用担心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有爆胎的风险了,真的是这样吗?
真相
以上说法系谣言!防爆轮胎与普通轮胎相比,之所以在漏气状态下还能行驶,就是因为其在胎壁处增加了一层“硬塑料”。这层硬塑料其实是一层加厚的橡胶侧壁。当轮胎突然失压时,这层加厚的橡胶侧壁可以支撑车辆重量,使得轮胎不会因失压造成严重变形,从而造成轮毂受损,甚至影响行驶安全。
在道路状况不佳、暴力驾驶等等情况中,防爆胎仍然会有爆胎的可能,因为任何材料都会有其受力的极限值,当超过这个极限时,无论是什么轮胎,爆胎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防爆胎是在普通轮胎的基础上提升了轮胎的使用承受极限,而并非消除这个承受极限。
所以,所谓的防爆胎虽然比普通轮胎更安全,但仍有爆胎的可能。
汽博科普|汽车“流言”粉碎机(三十一)-有驾
03 事故修复后车身强度不变
流言
有些人认为,事故车修复后看上去与事故前一模一样,其车身强度和安全性能能够完全恢复到事故前的状态。
真相
以上说法不准确!车辆修复后的安全性能取决于事故严重程度和修复质量两个关键因素。
对于轻微事故(如小刮擦或保险杠损坏),通过更换受损部件和精细调校,确实可以使车辆性能基本恢复。但涉及大梁、A/B柱等结构件受损的严重事故,情况就复杂得多。承载式车身结构可能因事故产生微观变形,将影响碰撞时的能量传导路径。即便采用激光焊接等先进技术,修复焊接点的应力分布仍与原厂整体规划的焊接结构存在区别,这些部位在二次碰撞时容易成为薄弱环节。此外,高强度钢等原有材料若替换为其他更低牌号的配件,即便外观相同,其力学性能都会打折扣。
所以,严重事故修复后车身强度通常会发生变化,并且往往是降低的情况较多。
汽博科普|汽车“流言”粉碎机(三十一)-有驾
04 轮胎宽度越宽,性能一定越好
流言
有些人认为,轮胎宽度越宽,性能一定越好。
真相
以上说法系谣言!
轮胎宽的优点:更宽的轮胎接地面积大,在干燥路面上抓地力更好,过弯极限更高。
轮胎宽的缺点:滚动阻力大,更耗油。雨天排水性变差,更容易发生“水滑”现象,转向更重,加速性能因转动惯量增大而受影响。
轮胎和车辆性能需要匹配,盲目加宽可能适得其反。
汽博科普|汽车“流言”粉碎机(三十一)-有驾
撰文/安毅宁 汤光磊 陈珂琰 沈俞龙
图片源自网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