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的怪现象:5台车3台撞脸,月销近6万辆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的怪现象:5台车3台撞脸,月销近6万辆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个月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抬头一看,停车位上五台车里有三台长得一模一样。这场景搁十年前,打死我都不信。更邪门的是,充电桩那边排了七八个人,清一色都在等同一个牌子的专用桩。我当时就纳闷了——这年头买车,大家是商量好了还是怎么着?

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的怪现象:5台车3台撞脸,月销近6万辆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驾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想不通。一台没有格栅、内饰简单得像毛坯房的车,凭什么能让这么多人掏钱。直到陪朋友去提车,在店里待了三小时,算是摸到点眉目。

那天试驾,销售啥也没说,直接扔了钥匙让我们自己开。上车踩电门那一下,副驾的朋友整个人往后仰。这种推背感跟油车完全不是一回事,没有发动机转速爬升的过程,力量说来就来。但日常代步时它又温顺得过分,油门踏板的细腻程度,开过手动挡的应该能体会。

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的怪现象:5台车3台撞脸,月销近6万辆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驾

充电这事儿,藏着不少门道。我见过太多人买了别的牌子,到处找桩、扫码、充值,折腾半天才开始充。这车倒是省心,导航会提前算好在哪个服务区停,到了插上就行,走的时候自动扣费。听着普通,但你真跑过一次长途就明白,这种省心值多少钱。

车机系统挺有意思。整个中控就一块屏,刚开始我也觉得别扭。用了段时间发现,很多设定得自己慢慢摸索,比如能量回收强度的调节,不同档位开起来完全是两种车。有次半夜系统自动更新,第二天早上发现多了几个新功能,这感觉就像手机升级,只不过对象换成了四个轮子。

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的怪现象:5台车3台撞脸,月销近6万辆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驾

空间设计倒是动了心思。前面那个储物箱,放个背包正合适。后排座椅放平之后,开着空调在车里睡一宿没啥问题。上个月带孩子去郊区露营,这车直接当移动卧室用,这种玩法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那套辅助驾驶,争议确实不小。我自己的感觉是,高速跟车挺轻松,变道也算自然,但城里复杂路况还得打起精神。有回碰上电动车突然窜出来,车自己刹住了,当时心脏差点跳出来。这系统聪不聪明不好说,但它确实在不断进化,这点我认。

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的怪现象:5台车3台撞脸,月销近6万辆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驾

价格和后续成本,值得算笔账。充电费用比加油省不少,保养也简单,基本就是查查刹车盘、换个空调滤芯。但电池衰减、冬天续航打折这些问题,短期看不出来。二手车行情倒是还算坚挺,这或许能说明点什么。

实话讲,这车毛病不少。内饰做工比不过传统豪华品牌,隔音也就那样,后排坐长了会觉得硬。但它把电车该有的优势发挥得够彻底——加速痛快、用着便宜、科技感足够。

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的怪现象:5台车3台撞脸,月销近6万辆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驾

为什么这么多人买?我琢磨着大概这么几点:充电网络铺得够密,解决了最要命的补能问题;辅助驾驶虽然还在完善,但至少让人看到了方向;品牌认知度摆在那儿,买了不至于被人问这啥玩意儿。

上周末又路过那家店,门口依旧排着队试驾。人群里有刚拿本的年轻人,也有开了二十年油车的老炮儿。这场景多少能说明点问题——市场在用脚投票,答案似乎已经挺明确。

高速服务区停车场的怪现象:5台车3台撞脸,月销近6万辆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车这东西得自己开了才知道。数据再好看,别人吹得再狠,都不如亲自试一把来得实在。每个人需求不一样,适合别人的,未必就适合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