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

在华为刚踏入汽车行业的初期,外界普遍不看好他们的前景,更没有企业愿意与之开展合作。余承东曾用这样一句话,道出了华为当时进军汽车领域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不过,在2021年,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却果断选择与华为携手,成为了第一个愿意与华为合作的伙伴。

时光飞逝,三年后的2024年,张兴海再次展现出魄力:先是斥资25亿元收购了“问界”系列的商标权,随后又投入超80亿元的巨额资金,买下了龙盛新能源超级工厂。也是在这一年,赛力斯实现了59.46亿元的净利润,成功跻身全球新能源车企盈利榜单,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这份亮眼的成绩,既是对勇敢决策者的回馈,也是赛力斯凭借自身努力应得的丰厚回报!

华为赋能:赛力斯的蜕变之路

能够精准把握关键机遇,是赛力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赛力斯的起点并不高,最初只是重庆当地一家生产电器弹簧的小型工厂。2003年,公司通过与东风汽车建立合资关系,正式踏入制造业领域;之后,又紧紧抓住与华为合作的契机,完成了从“凤凰电器弹簧厂”到“小康股份”,再到“赛力斯”的三级跨越,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型。

此前在谈及与华为的合作时,张兴海曾坚定地表示:“即便此刻宝马主动来找我洽谈合资造车,我也会拒绝,我会毫不动摇地选择与华为进行跨界合作。”

华为对赛力斯的助力,除了推动其业绩大幅增长,还清晰地体现在产品溢价能力的提升上。

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的毛利率达到28.93%,成为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新能源车企,这一数据远超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老牌企业。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不过,商场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赛力斯依靠问界系列成功进入新能源车企第一梯队,华为也并非无偿提供支持,这一点从赛力斯大幅增长的销售费用中就能看出端倪。

2021年双方刚展开合作时,赛力斯的销售费用仅为12.8亿元;仅仅一年后,这一数字就飙升至48.2亿元;到了2024年,公司的销售费用更是攀升至191.84亿元,远远超过了管理、研发、财务这三项费用的总和。

在这些销售费用中,仅广告宣传费、品牌形象店建设费用以及销售服务费这几项开支,总额就高达181.12亿元。由于华为会为赛力斯提供技术方案,因此在问界车型售出后,华为会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而这部分分成资金,大概率就包含在销售服务费当中。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此外,2024年7月,赛力斯还以25亿元的价格,从华为手中收购了“问界”文字及图形商标。以2024年5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这部分商标对应的无形资产价值约为102.33亿元。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2025年上半年,问界系列车型为赛力斯贡献的营收占比已超过85%。有人不禁疑问:单靠一个系列的产品,真的能长久立足市场吗?对于赛力斯而言,这种依赖问界的大单品发展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问界销量下滑危机“隐现”

华为鸿蒙智行旗下拥有多个汽车品牌,除了问界,还有智界、享界、尊界等,每个品牌都有各自的优势领域。2025年以来,上汽集团也放下了此前的“灵魂论”争议,与华为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尚界”系列车型的研发工作。

从客观角度来看,赛力斯目前仅依靠问界系列,似乎并没有太大问题。在竞争对手中,理想汽车凭借L系列SUV车型,仅凭单一产品线就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小鹏汽车同样以P7车型作为核心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何况,在华为体系内的汽车产品中,SUV和豪华纯电SUV这两个细分市场的生态位,已经被问界牢牢占据,而用户对品牌形成的认知心智,是无法单纯用企业财务报表来衡量的宝贵资产。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但近期来看,问界系列的市场表现似乎开始出现乏力迹象。

根据赛力斯发布的最新产销快报,2025年1-8月,公司新能源汽车及赛力斯品牌汽车的累计销量均出现了下滑。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在同一时期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增长率高达36.7%。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对于上半年销量不佳的情况,外界分析认为,主要是受到消费者观望新品、等待改款车型上市的影响。

不过,到了8月份,这一局面已经有所改善:2025年8月,赛力斯问界系列汽车的销量实现了近20%的同比增长;并且,新款问界M7计划于9月正式上市,业内预计这款新车有望推动赛力斯销量再创新高。

截至2025年9月,问界M9已经连续17个月稳居国内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排行榜首位。除了理想L9、蔚来ES8等新能源竞品外,即便是宝马X5、奥迪A6、奔驰GLC等传统豪华品牌车型,在销量上也依然落后于问界M9。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目前,问界系列SUV车型已经在用户心中建立了牢固的品牌认知,即便短期内销量出现小幅波动,也不会对赛力斯的根基造成实质性影响。

拟赴港上市扩大融资渠道

然而,仅依靠问界M9这一款车型,显然无法确保赛力斯长期保持销量领先地位。在汽车行业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车企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依靠大量的研发投入来构建。

从数据上看,赛力斯的研发费用其实并不算低,2024年达到了55.86亿元。但横向对比来看,同期比亚迪的研发费用为531.95亿元,上汽集团为176.5亿元,长城汽车为92.84亿元。即便赛力斯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与这些行业巨头相比,其研发投入规模明显存在差距。

除此之外,赛力斯的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企业中也是最高的,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76.08%。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压缩了公司在研发费用投入上的空间。

但高负债和研发投入的压力,并没有阻挡赛力斯扩张的野心。2024年11月,公司再次大手笔出手,出资超80亿元收购了龙盛新能源100%的股权,而龙盛新能源正是赛力斯问界系列的“超级工厂”。再加上此前收购“问界”系列商标花费的25亿元,仅2024年一年,赛力斯在收购项目上的投入就超过了100亿元。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所需的资金,并非全部来自赛力斯自身的资金储备。

龙盛新能源原本的三大股东分别是重庆产业母基金、两江投资集团和两江产业集团。赛力斯从这三家企业手中收购龙盛新能源后,又通过向这三家股东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募集了此次收购所需的资金。

简单来说,就是重庆产业母基金、两江投资集团和两江产业集团,用龙盛新能源这座超级工厂,换取了赛力斯的部分股权。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3年至2024年,赛力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从-29.73亿元扩大至-165.09亿元,资金压力明显增大。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公司开始积极寻求多种融资方式。

自2016年上市以来,赛力斯通过各类融资渠道募集的资金总额已超过240亿元。2025年4月,公司计划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以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同年6月,赛力斯成功引入工银金融、交银金融等九家机构投资者,完成了50亿元的增资。

豪掷100亿,赛力斯再攀高峰!请查收-有驾

这些多元化的融资举措,不仅为赛力斯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结语

毫无疑问,在华为鸿蒙智行的体系中,赛力斯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其在SUV细分市场的先发优势,以及在用户心智中建立的牢固品牌认知,让后来者很难撼动其现有地位。随着问界新款M7在9月份正式上市,赛力斯有望扭转2025年1-7月累计销量下滑的颓势。

不过,对于当下的赛力斯而言,如何在保证公司财务状况健康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或许才是更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