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发布,系统级解决方案,终结增程技术妥协

最近这些年,咱们身边的新能源汽车是越来越多了,大家在买车的时候,选择也变得五花八门。

有的人就喜欢纯电动车,开起来又安静又平顺,加速还快,感觉特别有科技感,可心里头总有个小疙瘩,就是续航问题,尤其是节假日跑长途,服务区里排队充电的场景,想想都头大。

也有一部分人觉得,现阶段还是混合动力更靠谱,加油方便,没有里程焦虑。

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发布,系统级解决方案,终结增程技术妥协-有驾

就在这两种选择之间,出现了一种叫“增程式”的汽车,它的想法挺巧妙,车轮子永远是电机驱动,保证了纯电车的驾驶感受,同时车上还带了一个小型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随身充电宝”,专门用来发电,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给电机供电。

这样一来,既能当纯电车开,享受低成本和安静,长途没电了又能加油,彻底告别了续航焦虑。

听起来是不是两全其美?

但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增程式汽车在很多人心里都贴着一个“妥协”的标签。

大家伙儿的疑问主要集中在几个地方。

第一个就是动力问题,很多人担心,当车上那块大电池的电用得差不多了,就靠那个小发动机发电来跑,动力会不会跟不上?

尤其是在高速上想超车的时候,一脚电门下去,车子会不会变得软绵绵的,没劲儿了?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馈电状态下动力衰减”,也是早期增程车主吐槽最多的地方。

第二个疑问是关于使用体验,既然是电车,图的就是那份安静。

可发动机一启动,发电时的噪音和振动会不会一下子把那种高级感给破坏了?

感觉像是从一个高科技产品瞬间回到了传统燃油车的时代。

第三个就是补能的便利性,虽然增程车能加油,但它毕竟有一块不小的电池,如果充电速度太慢,那这块电池在长途出行中就很容易变成一个“摆设”,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一路用油跑,这样一来,所谓的“纯电优先”就成了一句空话,用车成本也降不下来。

面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用车痛点,很多车企都在想办法,而最近,极狐品牌拿出了一款名为阿尔法T5增程版的新车,号称要用一套完整的“系统级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终结增程车的“妥协时代”。

那么,它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不妨把它拆开来,一点一点看个明白。

首先,它要解决的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动力问题。

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发布,系统级解决方案,终结增程技术妥协-有驾

过去一些增程车型,为了控制成本和油耗,搭载的增程器(也就是那个发电机)功率并不大,这就好比一个水池子,驱动电机是出水口,增程器是进水口。

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时候,水池子里的水很满,出水口怎么放水都行。

可一旦水池子快见底了(馈电状态),如果进水口的流量(发电功率)跟不上出水口的流量(电机消耗功率),那水压自然就上不去了,车子开起来也就没劲了。

极狐阿尔法T5给出的答案很直接,就是搭载了北汽自己研发的一套名为“神擎增程”的系统。

这套系统的核心亮点,不在于它有多省油,而在于它的发电能力足够强大。

官方给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在电池电量很低的情况下,这台车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的时速,只需要7.6秒。

这个7.6秒的成绩,放在今天动不动就三四秒破百的电动车里不算顶尖,但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它证明了,即便在最考验增程器能力的馈电状态下,这台车的发电机所产生的电力,也完全足够支撑驱动电机进行全功率输出。

换句大白话说,就是无论你是在高速上巡航,还是需要急加速超车,甚至是爬一个很陡的大坡,这台车的动力响应都能做到随叫随到,不会因为电池电量低而有任何的迟疑和衰减。

它从根本上消除了用户对于“高速失速”的恐惧,确保了在任何驾驶场景下,车辆都能提供稳定且充沛的动力。

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设计理念的转变,不再是简单地把发动机和电池凑在一起,而是从系统层面去思考能量的产生、储存和使用,确保三者之间能够高效协同,这对于提升用户的驾驶信心至关重要。

解决了动力,再来看补能效率。

极狐阿尔法T5这次全系都用上了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这块电池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能量密度高、寿命长,更在于它拥有非常快的充电速度。

根据信息,它能在15分钟内,将电量从30%充到80%。

这个速度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你开着这台车跑长途,开了两三百公里后,纯电续航用得差不多了,正好到了一个服务区。

你把车开到充电桩前,插上充电枪,然后去上个厕所,买瓶水,活动一下筋骨,大概也就是一刻钟的时间,等你回到车边,车辆已经补充了足够跑上百公里的电量。

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发布,系统级解决方案,终结增程技术妥协-有驾

这样的补能体验,已经非常接近加油的便利性了,甚至比一些充电慢的纯电动车还要快得多。

这个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增程车的用车逻辑。

以前大家开增程车跑长途,可能压根就不会考虑去充电,因为等一两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了,不如直接加油方便。

但现在,充电变成了一件轻松快捷的事情,用户就更愿意在旅途中“随手补电”,从而最大化地使用纯电模式行驶,真正享受到电驱动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性能。

这让增程车不再是一个“能加油的电动车”,而是一个在“电”和“油”两种补能方式上都具备极高便利性的全能选手。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灵活地选择最高效、最经济的出行方式,这才是技术进步带给普通消费者最实在的好处。

最后,我们来聊聊驾驶的舒适性,也就是如何处理增程器启动时的噪音和振动。

为了让用户体验到无限接近纯电动车的静谧感,极狐阿尔法T5用了一套组合拳。

一方面,是从源头上下功夫。

它采用了一种叫做“增程启停无感技术”和“主动抑制技术”的东西,听起来很专业,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在发动机启动、熄火以及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精密的控制,把产生的振动降到最低。

数据显示,启动振动降低了33%,熄火振动降低了25%,运行中的波动也降低了30%以上。

这就好比一个动作演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落地却能做到悄无声息,从根本上减少了扰动。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实在无法完全消除的噪音,它还准备了“后手”,那就是主动降噪技术。

车内的麦克风会捕捉到发动机传来的噪音,然后车载音响会发出一种与之相反的声波,两种声波在空气中相遇后就会互相抵消。

我们平时用的高端降噪耳机就是这个原理。

通过这种“主动防御”加“源头控制”的方式,力求在绝大多数工况下,让驾驶舱里的乘客几乎感觉不到增程器的存在,让它安安静静地在幕后工作,不打扰车内的这份宁静。

综合来看,极狐全新阿尔法T5增程版确实是想通过一套全面的技术方案,去逐一攻克传统增程车型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痛点。

它不再是某一个单项技术的突围,比如单纯地追求更低的油耗,或是更长的纯电续航,而是从动力响应、补能便利性和驾乘质感等多个维度,系统性地提升了增程车的整体体验。

这种不再让用户做选择题,而是提供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最优解”的思路,或许真的能为增程技术市场树立一个新的标准,让更多在纯电和燃油之间犹豫的消费者,找到一个更加安心和舒适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