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深夜致歉,汽车冲撞天门山天梯,审批机构成谜

最近,关于奇瑞汽车在张家界天门山挑战“天梯”失败并撞坏护栏的事情,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件事说起来其实挺简单,一家汽车公司想搞个大新闻,展示一下自己新车的性能,选了个特别有挑战性的地方,结果没想到玩脱了,不仅挑战没成功,还惹来了一片质疑声。

这事儿过后,大家讨论的焦点,已经不单单是车子本身行不行,更多的是在问,像天门山这样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怎么就成了汽车的“秀场”?

奇瑞深夜致歉,汽车冲撞天门山天梯,审批机构成谜-有驾

这背后到底是谁同意的,又是谁在监管呢?

我们先来把事情的经过捋一捋。

时间是在11月12号中午,地点是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角是一辆还没上市多久的奇瑞风云X3L汽车。

它要挑战的目标,就是那条通往天门洞的,有999级台阶的“天梯”。

这个天梯可不是一般的楼梯,它长差不多三百米,垂直高度有一百五十米,坡度非常大,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四十五度,而且台阶又窄又滑。

别说开车了,就是人走上去,都得费不少劲。

奇瑞显然是想通过征服这个高难度的挑战,来证明自己的车子动力足、性能好。

为了这次活动,公司的副总裁还在社交媒体上提前预热,说这是一场极大的考验,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然而,现实往往比预想的要骨感。

根据现场网友拍摄的视频和描述,这辆车在向上爬的过程中,突然失去了控制,开始向后滑。

结果可想而知,车子没能刹住,一屁股撞在了旁边的护栏上,把护栏撞开了一个大口子。

挑战失败后,这辆车就尴尬地停在了半山腰,据说堵了有两个小时,导致当天想通过天梯上到天门洞的游客,都得绕道去坐穿山电梯。

奇瑞深夜致歉,汽车冲撞天门山天梯,审批机构成谜-有驾

事情发生后,奇瑞汽车的反应还算迅速。

第二天凌晨,就发布了一份致歉声明。

声明里解释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安全防护绳的一个固定扣意外脱落,绳子缠住了车轮,导致动力跟不上,车才会滑下来。

他们承认自己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对风险估计不足,细节没做到位,并向景区、游客和所有关心此事的人道歉,承诺会承担全部的修复和赔偿责任。

这个态度是诚恳的,但并没能完全平息公众的疑问。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么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商业活动,在一个人流量巨大的国家级风景区里进行,到底是谁批准的?

记者们也去问了相关方。

景区的工作人员承认,确实是和奇瑞有联合活动,但具体情况他们不太清楚。

而当地的文旅局工作人员的回应就更有意思了,他们说,景区的“普通活动”不需要向他们报备。

这就让很多人不理解了,开着一辆汽车去爬专供行人攀登的999级天梯,这能算“普通活动”吗?

如果这都算普通,那什么才算不普通?

这种回应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责任划分不清晰,出现了一个监管上的模糊地带。

天门山是公共资源,是属于所有人的财富,它的首要功能是供大家游览、欣赏自然风光。

奇瑞深夜致歉,汽车冲撞天门山天梯,审批机构成谜-有驾

为了一个企业的商业营销活动,就封闭核心景点,影响游客的正常体验,这本身就值得商榷。

很多游客就是冲着“天梯”来的,结果到了地方却发现不让走,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景区为了商业合作的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牺牲公众的利益,这是一条需要明确划定的红线。

这次事件中,景区显然没有很好地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次典型的“极限营销”翻车案例。

现在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个厂家都想方设法地吸引眼球,证明自己的产品比别人强。

搞一些极限挑战,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宣传手段。

如果成功了,那自然是满堂喝彩,能极大地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知名度。

但这种营销就像走钢丝,风险极高。

一旦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奇瑞这次本想“一战封神”,结果却成了“一撞成名”,不仅没能展示出车辆的卓越性能,反而暴露了活动组织的疏漏和对公共安全的漠视。

这对于一个正在努力向上发展的国产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也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营销要有创意,但更要有底线,不能为了博眼球就剑走偏锋,尤其是不能拿公共安全和公共资源当赌注。

奇瑞深夜致歉,汽车冲撞天门山天梯,审批机构成谜-有驾

一个品牌的口碑,最终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扎实的技术和周到的售后服务来建立,而不是靠一两次惊险的表演。

这件事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公共景区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商业开发?

商业活动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毫无疑问,景区也需要发展,需要资金来维护和运营,适度的商业合作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所有商业活动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损害景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不能影响大多数游客的正常游览体验,更不能带来安全隐患。

像汽车爬天梯这种活动,显然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它不仅破坏了景区的设施,还占用了公共通道,并存在着不可控的风险。

万一车辆失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比如人员伤亡,那责任谁来承担?

因此,相关职能部门需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尽快完善对于在公共场所,特别是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商业活动的监管细则。

什么样的活动可以办,什么样的活动坚决不行,需要有一套明确、严格的审批标准和流程。

不能再出现“普通活动无需报备”这样模糊不清的说法,必须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

同时,景区自身也应该强化责任意识和安全发展的理念,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品牌声誉和公共形象。

毕竟,对于一个景区来说,游客的口碑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这次奇瑞撞坏的是护栏,而天门山景区损失的,可能就是游客心中的信任和好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