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工厂重生记 中国电动车点亮都灵
格鲁利亚斯科。一个在汽车史上刻下名字的地方。如今正酝酿新生。海神三叉戟的荣耀渐行渐远。中国资本的注入悄然改变着剧本。这是一次跨越欧亚的工业握手。
🏭 传奇工厂的沉浮
这里曾是Bertone的家。Lancia Stratos和Alfa Romeo Montreal在此诞生。2005年。宝马在此组装MINI Cooper。2012年。菲亚特将工厂彻底推倒重建。成为玛莎拉蒂的现代化生产基地。专门生产Quattroporte和Ghibli车型。
工厂拥有最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理念。82台柯马机器人曾在此忙碌工作。执行焊接、零部件搬运、铆接等精密操作。每小时生产9个车身。每年产能高达5万台。
但市场无情。2015年。因Ghibli销量增长放缓。工厂曾停产6周。2021年。Stellantis集团为提高效率。将生产线移至附近Mirafiori工厂。1100名工人随之迁移。留下空荡的厂房和不确定的未来。
⚡ 新玩家与新梦想
2025年9月。转折点到来。Lear工厂与意中合资企业FIPA签署非约束性协议。FIPA由意大利Fassina公司和中国Gantou公司共同持股。计划投资8000万至1亿欧元。让工厂重获新生。
新主人计划从2026年开始。生产L6和L7级四轮轻型电动车。这类车辆在欧洲法律上归入摩托车范畴。14岁和16岁以上人群即可驾驶。计划年产量为2万辆。
背后的推动力量是意大利华裔企业家孙文宇。他创立的DTB公司以Desner品牌在欧洲销售车辆。此次并购意味着Desner有望实现意大利本地生产。
🤝 就业与希望
最现实的意义是就业。FIPA承诺吸纳约250名Lear员工。这对当地社区至关重要。皮埃蒙特大区劳动事务官埃莱娜·基奥里诺称之为"危机桌谈判的积极成果"。
但工会态度谨慎。Lear现有员工总数接近380人。意味着仍有上百人面临不确定性。工会呼吁政府严格审查投资方实力。并要求提供完善的过渡保障。
下一次危机会议定于10月9日召开。将进一步评估收购进展。
🌍 更大的图景
格鲁利亚斯科的故事不是孤例。Stellantis正考虑为 Leapmotor 在意大利生产电动车。年产能可能高达15万辆。高合汽车也被中东资本救活。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达1.43亿美元。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重构。中国资本与技术。遇上意大利制造底蕴。碰撞出新的火花。格鲁利亚斯科工厂的转型。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都灵的夕阳下。旧工厂等待新生。机器人可能再次轰鸣。生产的不再是豪华燃油车。而是小巧的电动代步工具。这或许就是产业演进的真实写照。没有永恒的荣耀。只有不断的适应与变革。
故事还未完待续。10月的会议将决定下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