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减料连遮羞布都不要了,为了省钱直接将手机芯片用到汽车上
嘿,各位车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也是近汽车圈闹得沸沸扬扬的话题——有些车企为了省钱,竟然把手机芯片直接用到了汽车上,这操作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咱们先来捋捋,汽车芯片和手机芯片那可是天差地别。汽车芯片那可是“扛把子”,得经受住各种严苛的考验。它强调可靠性和耐用性,毕竟汽车在路上跑,情况瞬息万变,万一芯片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那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就会引发交通事故,车毁人亡。所以,以前车企选芯片那都得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就像2016年高通推出的第一款汽车芯片骁龙820A,好多车企测试了三年才敢用。
而汽车行业对车规芯片的要求更是严苛得让人咋舌。百万个机会里,缺陷数得控制在个位数以内才算达标,手机芯片呢,五百个以内就行。汽车芯片得保证服役十年十五年不出大问题,手机芯片也就三五年。工作环境更是天差地别,车规芯片得扛住零下四十度到八十五度,手机芯片只要零下二十度到六十度。还有,车子里面抖动、潮湿都是家常便饭,芯片封装得防潮抗震,散热也得安排得明明白白。
正因为这些严苛标准,汽车芯片比手机芯片贵三成以上很正常。像现在车圈大热的骁龙8295芯片,身价超过两千五百块,而高通高端手机芯片骁龙8至尊版只要一千五百块左右。车企为啥要把便宜手机芯片塞进车里?说白了就是为了省钱!
可这省钱的代价太大了。三五年后,车机系统可能就会卡得像老牛拉车,要是在高速上,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而且,消费者能感受到的车机芯片尚且如此,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可能更疯狂。车门钢板薄得像纸皮,保险杠软趴趴,悬挂系统用料单薄得被戏称为“筷子悬挂”,轮胎尺寸小、花纹浅,这些做法虽然能提高续航,但却严重影响了刹车性能,下雨天更容易打滑,电动车动力又强,翻车风险大增。
车企耍这些花招,省下的成本赚进了兜里,可消费者口碑迟早会崩盘。车子越开问题越明显,偷工减料埋下的雷早晚会炸。咱们消费者买车图个安心,这样搞法,谁还敢信任这些车企呢?真希望车企能多为消费者考虑,别再为了省钱而牺牲质量和安全了。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