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一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平民新闻风格,为您重新撰写这篇文章。
最近,关于汽车变速箱的讨论又热闹了起来。
很多开车的,尤其是开一些日系家用轿车的朋友,可能心里都有个不大不小的疙瘩,那就是车上装的CVT变速箱。
网上有修车师傅拍着胸脯说,这CVT的毛病太多,他们修车的都不想再替它背锅了。
可奇怪的是,像丰田、本田这些卖得特别好的大品牌,却好像对CVT情有独钟,从卡罗拉、雷凌到雅阁、CR-V,都在用。
一边是用户的抱怨和师傅的吐槽,一边是车企的坚持,这中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个CVT变速箱里里外外的事情聊个透彻。
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技术,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CVT最大的优点,也是车企最爱宣传的,就是两个字:平顺。
开过CVT车的人都有体会,尤其是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的路况下,它开起来特别顺滑,感觉不到换挡的那个劲儿。
传统的自动变速箱,也就是AT变速箱,它像我们上楼梯,是一级一级的,一档换二档,二档换三档,就算再高级,你多少还是能感觉到那个切换的瞬间。
但CVT不一样,它就像走一个平缓的斜坡,动力输出是连续不断的,没有那个顿一下的感觉。
对于很多追求舒适、或者家里有容易晕车的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这一点简直是太友好了。
而且,因为它能一直让发动机保持在一个比较省油的转速工作,所以理论上它也更省油。
平顺、省油,这两个优点,正好打在了大多数家庭用车需求的核心上。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CVT的优点有多突出,它的缺点就有多让人头疼。
很多车主抱怨的“干吼不走”就是最典型的一个问题。
这个场景很多人都遇到过:在红绿灯路口,绿灯一亮,你想快点起步,一脚油门踩下去,只听见发动机“嗡”的一声,转速表指针一下子就跳到三四千转,声音挺大,可车子就是慢悠悠地往前动,感觉使不上劲,好像发动机的力气被什么东西给卸掉了一样。
还有在高速上想要超车,油门踩到底,发动机声音也很大,但车速提起来就是感觉慢半拍,没有那种说走就走的利索劲儿。
这种感觉,开惯了别的类型变速箱的人会觉得非常憋屈,好像车子不听使唤。
更严重的问题,是在一些比较极限的情况下,比如夏天开着空调满载爬一个又长又陡的坡。
这时候,一些CVT车型就可能会出现“过热保护”。
开着开着,你会发现车子越来越没力气,仪表盘上可能会亮起一个变速箱温度过高的警告灯,然后车速就被限制住了,任凭你怎么踩油门,车速就是上不去。
这就好比电脑CPU温度太高了,为了不烧坏自己,就自动降频运行一样。
这在关键时刻,比如在山路上,其实是挺危险也挺尴尬的。
有车友做过测试,开着车在山路上连续跑几个弯道,也就十来分钟,变速箱就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启动保护程序,把速度给你锁在一个很低的范围。
那么,为什么CVT会有这些天生的“软肋”呢?
这得从它的工作原理说起。
我们不用讲太复杂的专业术语,可以把它想象成两个可以变大变小的锥形轮盘,中间套着一根钢带。
发动机的动力就是通过这根钢带,在两个轮盘之间传递。
它不像传统齿轮那样是硬碰硬地咬合在一起,而是靠钢带和轮盘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力量。
问题就出在这个“摩擦力”上。
摩擦力的传递是有限度的,当你需要瞬间输出很大力量的时候,比如地板油起步,发动机的扭矩一下子爆发出来,如果超出了钢带能承受的摩擦力极限,它就会在轮盘上打滑。
这一打滑,发动机的动力就传不过去了,大部分能量都变成了热量,所以你听见发动机在吼,车却不怎么动,而且变速箱的温度会迅速升高。
这就是“干吼不走”和“过热保护”的根本原因。
资料显示,很多家用CVT能承受的扭矩上限大概在250牛·米左右,而现在很多1.5T的发动机,扭矩都能轻松超过这个数,更别说2.0T了。
让一个天生力气小的东西去干重活,它自然会力不从心。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看,为什么丰田、本田明知道有这些问题,还坚持用它?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业选择。
首先是成本。
CVT的结构相比有六七个甚至八九个档位的AT变速箱来说,要简单不少,零件也少,制造成本自然就低。
对于一年卖几百万上千万辆车的大厂来说,每台车省下几百块钱的成本,累计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利润数字。
其次,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用户是谁。
买卡罗拉、轩逸、雅阁的大部分人,主要用途就是城市通勤、接送孩子、买菜代步。
对这部分用户来说,驾驶的激情和极限的操控性能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平顺舒适和省油才是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丰田和本田正是抓住了这个最大群体的核心需求,用CVT的优点去满足他们,而它的缺点,在日常温和驾驶中其实并不容易暴露出来。
当然,厂家也在努力改进,比如丰田搞出来的“起步齿轮”技术,就是在起步的时候先用一个传统的齿轮来传动,等车速上来了再切换回钢带,这样就解决了起步最容易打滑没劲的问题,算是一种很聪明的弥补。
最后,我们再看看我们国内的汽车品牌。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日本品牌在CVT的道路上越走越深的时候,我们很多自主品牌,像长安、吉利、长城,却更多地选择了AT变速箱或者DCT双离合变速箱。
这背后反映了市场和造车理念的变化。
现在的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它是个工具,还希望它有点驾驶乐趣。
我们国产发动机的动力也越做越强,如果配一个承受不了大扭矩的CVT,那就像给一个短跑冠军穿了双拖鞋,完全发挥不出来。
所以,自主品牌更愿意用能承受更大动力、换挡更快的双离合变速箱,来匹配它们强劲的发动机,满足消费者对性能的追求。
这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而是不同市场环境下,基于不同用户需求做出的不同选择。
总的来说,CVT变速箱就像一个偏科生,它在“平顺”和“省油”这两门课上能拿高分,但在“运动性能”和“耐用性”上,尤其是在高强度使用下,确实存在短板。
它的维修成本也不低,因为一旦内部的钢带或者锥轮出了问题,通常都是建议直接更换整个变速箱总成,费用动辄两三万,这对于一个家用车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买车的时候,需要想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
如果你开车非常佛系,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市区里平稳驾驶,那么CVT的平顺和省油会让你很舒服。
但如果你对驾驶有点追求,喜欢偶尔开快车,或者经常需要跑山路、满载爬坡,那么在选择CVT车型时,确实需要多一份谨慎,充分了解它的特性,避免日后用车时,因为它的“先天不足”而感到烦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