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6、L7、L8、L9集体上榜8月汽车投诉榜,清一色“转向异响”和“下摆臂故障”,这真的是小问题吗?
看到《车矩阵》刚发布的2025年8月国内汽车投诉排行榜,我第一反应是愣了一下:理想汽车这次不是一款车上榜,而是L6、L7、L8、L9四款主力车型集体“包圆”,投诉问题高度集中——转向系统异响、下摆臂故障。这可不是什么车机卡顿、蓝牙连不上之类的小毛病,而是直接关系到驾驶安全的底盘核心部件。作为试驾过这四款车中三款(L7、L8、L9)的老司机,我必须说: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一、转向异响?不是“咯噔”一下就完事了
先说这个“转向异响”。很多车主描述,低速转弯或过减速带时,方向盘下方传来“咯噔、咯噔”的声音,像骨头错位。听起来像是个小毛病,修修就行?但作为开过理想L8跑过3000公里长途的人,我得告诉你:这种异响背后,可能是悬挂系统刚性连接点的松动或衬套老化。
理想这四款车都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挂结构,理论上支撑性好、操控稳。但双叉臂结构复杂,下摆臂与副车架、转向节之间的连接点更多,对衬套(橡胶缓冲件)的耐久性和装配精度要求极高。一旦衬套早期磨损或螺栓预紧力不足,就会在转向或颠簸时产生金属撞击声。 我在试驾时就曾注意到,L8在连续井盖路面上,底盘整体感很强,但若仔细听,某些角度下确实有轻微异响——当时以为是个例,现在看来,或许是个系统性风险。
更关键的是,“异响”只是表象,真正危险的是“下摆臂故障”。下摆臂是控制车轮上下运动和转向角度的关键部件,一旦断裂或严重变形,车辆会瞬间失控。虽然目前投诉中尚未出现因此导致的事故,但隐患已经亮起红灯。
二、为什么是理想四款车集体“中招”?
这就要说到理想ONE时代就延续下来的设计理念了:大车身、大电池、增程驱动,追求极致空间和续航,但对底盘调校和结构耐久性的投入是否跟上了?
理想L系列车型车长普遍超5米,轴距近3.1米,整备质量逼近2.6吨——比同尺寸燃油SUV重了近半吨。这么重的车身,对悬挂系统,尤其是下摆臂这类承重部件的疲劳寿命是巨大考验。我试驾L9时,就被其“魔毯空气悬架”惊艳到:过坑像碾过棉花,舒适性拉满。但越是追求极致舒适,越要在衬套刚度、阻尼设定上做妥协,长期高负荷下更容易出现松旷。
另外,理想采用的增程器虽然不直接驱动车轮,但发动机舱布局紧凑,前副车架承载了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等多重动力总成,结构受力复杂。如果下摆臂与副车架的连接点设计冗余不足,或装配工艺控制不严,就容易在长期震动下产生微动磨损,最终表现为异响甚至松动。
三、对比竞品:华为系和蔚来怎么做的?
我们不妨拉两个对手来比一比。问界M7,同样5米+车长,也用空气悬架,但华为的CDC连续阻尼控制系统更强调动态平衡,底盘设定偏运动,衬套刚度更高,试驾时过弯支撑感更强,异响反馈极少。蔚来ES8,虽然也重,但其全铝车身和自研底盘调校更注重耐久性,用户反馈中底盘类投诉占比远低于理想。
这不是说理想技术不行,而是理想把资源更多倾斜在智能座舱和增程技术上,底盘的“基本功”可能被相对弱化了。毕竟,消费者更容易被“冰箱彩电大沙发”吸引,而底盘的扎实感,往往要开上万公里才能体会。
四、用户真实反馈:从“小问题”到“不信任”
我在某车主论坛翻了几十条投诉帖,发现一个规律:很多车主最初去4S店反映异响,得到的回复是“正常现象”或“紧固一下就好”。结果没开几天,问题复发。反复三四次后,车主才选择投诉。
一位L7车主留言:“销售说这是空气悬架特性,我信了。可开了两个月,声音越来越大,还开始跑偏。再去店里,才说要换下摆臂衬套。早干嘛去了?”这种“终端推诿”的处理方式,极大伤害了用户信任。理想一直标榜“用户企业”,但如果连基本的售后响应都做不好,口碑崩塌只在一瞬间。
五、厂家该怎么做?别等“召回”才行动
目前理想尚未发布官方召回声明,但根据《车矩阵》数据,8月投诉量环比上涨10.9%,涉及1015款车型,理想四款主力车型集体上榜绝非偶然。我建议理想:
立即启动技术排查:调取故障车辆的VIN码、行驶数据,分析异响是否集中在某一批次或生产时段。
开放免费检测通道:不要等用户投诉,主动通知潜在风险车主到店检测下摆臂及衬套状态。
优化衬套材料和装配工艺:如果确认是设计或制造缺陷,应尽快升级部件,而非“治标不治本”地反复紧固。
提升终端服务意识:一线销售和售后人员要正视问题,别把用户当“找茬的”,小问题拖成大舆情,代价更大。
六、给各位车友的购车建议:别被“新势力光环”蒙眼
理想L系列的智能座舱、增程续航、空间舒适性确实领先同级,但买车不是买手机,安全是底线。如果你正在考虑L6-L9:
务必试驾并重点测试底盘:低速绕桩、过减速带、坑洼路面,仔细听转向和前轮区域有无异响。
查清生产日期和批次:若发现近期生产的车投诉集中,不妨等一等改进款。
签好质保补充协议:明确底盘核心部件的保修范围和响应时间,别让“终身质保”成为空头支票。
结语:安全无小事,信任比销量更珍贵
理想用五年时间做到年销超40万辆,靠的是精准洞察家庭用户需求。但如今四款主力车型因安全相关问题集体上榜,这记警钟,敲得响亮。技术可以迭代,产品可以升级,但一旦失去用户对安全的信任,再华丽的营销也难以挽回。
所以我想问各位车友:
你开的理想车,有过转向异响吗?4S店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一款车智能满分,但底盘有安全隐患,你还会买吗?
新势力的“用户思维”,是不是该从“卖车”真正转向“守护每一次出行”?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是老司机我,关注我,带你避开买车那些坑。下期,我们聊聊红旗HS5的车机卡顿问题,到底是不是“能修好的小毛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