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就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M7,新款开始预售了,起步价定在了28.8万。
消息一出来,网上讨论的声音就没停过。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就是每年都会有的那种小改款吗?
换换颜色,改改灯,再加点配置就完事了。
但这次,如果您还这么想,那可就看走眼了。
这次的全新问界M7,压根就不是小打小闹的升级,说它是一台脱胎换骨的“新车”都毫不为过。
它从外观、尺寸、内饰到智能驾驶、动力系统,几乎是来了个彻头彻尾的大变样。
那么,这车到底新在哪,变得有多厉害?
它这次的目标又是什么,一个月到底要卖出多少台,才算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站稳了脚跟,才算是成功了呢?
咱们今天就一块儿来好好聊聊这台备受关注的新车。
首先,咱们得把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搞清楚,这次的全新问界M7,绝对不是什么年度小改款。
这事儿得从它长什么样说起。
您要是看过之前发布的更高端的问界M9,再来看这台新M7,就会发现它们长得越来越像了,有一种家族化的感觉。
新车的前脸设计变得非常简洁大气,没有了以前那种复杂的格栅,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封闭式的面板,配上那个辨识度极高的贯穿式灯带和“星环双翼”大灯,整个车头看起来特别稳重,也很有科技感。
这种设计,明摆着就是告诉所有人,我们问界家族现在有了统一的风格,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快速建立起品牌的形象,让大家在马路上一眼就能认出来,“哦,那是华为的车”。
接下来要说的,是这次变化最大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它“全新”二字的地方——尺寸。
老款的问界M7,在同级别的车里,空间表现算是不错,但还没到能让人惊艳的程度。
可新款就不一样了,它简直是“长大了一圈”。
咱们不空口说,直接看数据。
老款车的长宽高分别是5020毫米、1945毫米、1760毫米,轴距是2820毫米。
而新款呢,长宽高直接变成了5080毫米、1999毫米、1780毫米,轴距更是猛增到了3030毫米。
这些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枯燥,我给您翻译一下。
车长和车宽都明显增加了,但这还不是重点,关键是轴距,一下子加长了21厘米!
21厘米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是一把普通尺子的长度。
这点长度反映在车内,尤其是后排的乘坐空间上,那带来的变化就是天翻地覆的。
以前可能只是觉得后排空间够用,现在则是宽敞得甚至有点奢侈,坐在后面跷个二郎腿都轻轻松松。
这个尺寸,已经非常接近一些更高级别的大型SUV了。
可以说,全新问界M7这次是精准地抓住了咱们中国家庭用户最看重的需求——大空间。
毕竟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买一台车要考虑到带老人、带孩子,对空间的要求是第一位的。
看完了外观和空间,咱们再坐进车里感受一下。
内饰的设计风格也跟上了家族大哥的步伐,采用了一种环抱式的座舱设计,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清爽,同时科技感十足。
说到科技感,那就不能不提华为最擅长的屏幕了。
这台车里,屏幕多得让你感觉像是进了一个移动的数码体验馆。
驾驶位前有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中间是一个巨大的16.1英寸中控大屏,连副驾驶座前面都配了一块10.25英寸的娱乐屏,更夸张的是,后排乘客还有一块17.3英寸的娱乐大屏。
这配置,长途旅行的时候,一家人各看各的,互不打扰,简直太方便了。
至于车机系统,那更是华为的看家本领,“鸿蒙座舱”现在已经是智能车机里的金字招牌了,它的流畅度、操作的便捷性,以及和华为手机、手表这些设备的无缝连接,用过的人都说好,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当然,现在评价一台车好不好,光看空间和内饰是不够的,还得看它聪不聪明,也就是智能辅助驾驶的水平。
在这方面,全新问界M7可以说是下了血本,直接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
这东西可不便宜,它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一双更厉害的“眼睛”,尤其是在晚上或者刮风下雨这种视线不好的情况下,它能比单纯的摄像头看得更远、更准,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而且,华为还提供了两种方案供大家选择。
一种是顶配方案,车顶上有一个高性能的192线激光雷达,车尾还有一个,再加上好几个毫米波雷达,这套装备基本上就是把自家最顶级的技术都用上了,感知能力非常强悍。
另一种方案也很有看点,是华为首发的一个叫“舱内激光视觉”的新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巧妙地结合起来,装在了车内。
它的好处是,能有效解决以前纯靠摄像头的方案在光线不好或者遇到一些奇形怪状的障碍物时,可能会识别不准的问题。
可以说,无论你选哪种方案,全新M7的智能驾驶水平都比老款有了质的飞跃。
最后,我们再聊聊车的“三大件”——动力和底盘。
新车提供了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
增程版用的是和更高级别的问界M8同款的1.5T增程器,这个增程器的主要任务是发电,而不是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发电效率更高,也更省油。
配上强大的驱动电机,开起来既有电车的安静、平顺和提速快的优点,又没有里程焦虑,因为可以加油。
它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315公里,这意味着在城市里上下班通勤,基本可以当纯电车开,完全不用油,大大降低了用车成本。
纯电版则提供了两种续航版本,最长能跑710公里,这个续航水平,就算是跨省长途也足够了。
底盘方面也做了大升级,前悬挂换成了结构更复杂、成本也更高的双叉臂式,后悬挂是五连杆式。
这些专业名词听着可能复杂,但转换成咱们普通人的感受就是,车子开起来更稳了,过坑过坎的时候颠簸感更小,乘坐舒适性大大提升。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这样一台全面升级的全新问界M7,一个月卖多少台才算成功?
原文里提到了一个数字——稳定下来后,月销量达到1.5万台以上。
这个数字,在我看来,是非常中肯的。
为什么呢?
因为在30万这个价位的家庭SUV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前有理想汽车这样的强大对手。
全新问界M7这次凭借着越级的空间、华为顶尖的智能科技、更强的动力和更舒适的底盘,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在这个市场里分走一大块蛋糕。
如果它能够实现月销1.5万台以上,并长期保持住,那就不单单是这款车卖得好了,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华为深度赋能车企这种模式是完全成功的。
它向整个行业展示了,中国的科技企业和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强强联合,是能够打造出真正有竞争力的、受市场欢迎的高端智能汽车产品的。
这不仅是问界品牌的胜利,更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