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深圳掀桌子:17.98万起的近5米硬派SUV,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问界M7的24.98万怎么守?
销售小哥报出17.98万那个价格时,我正端着他们店里的咖啡。差点呛到。
不是因为便宜,是因为配置单上那些东西——座椅通风加热、电动调节、抬头显示,全系标配。车长4999毫米,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云辇智能阻尼系统。这些玩意儿,隔壁问界M7得24.98万起,岚图FREE要21.99万。钛7直接砍掉七万块,还把别人中高配的东西给你塞进入门版。
我在这行混了十几年,见过降价促销,见过以价换量,但这种打法还是头一回碰上。不是那种减配降价的套路,而是实打实的配置堆满,然后告诉你:就这价。
停车场里停着辆霜雾灰的实车,选装价3000。光线从不同角度照过来,漆面颜色会有细微变化。不是那种廉价的珠光效果,就是灰度在跳,低调但不寡淡。我绕着车转了两圈,这个方盒子造型,硬是硬了点,但线条处理得还算克制,不像某些越野车那么张牙舞爪。
车门是侧开式,地库停车时挺方便。后备箱扔了十几个行李箱进去,还有空间。销售说常规容积近千升,座椅放倒能到1880升。我让他把二排放倒,钻进去量了量,确实能躺平一个成年人。带娃出门那些婴儿车、安全座椅、玩具、换洗衣物,这后备箱大概能让你少纠结半天“这个带不带”。
车里有47个储物空间。我数了数,门板、中控、座椅下面、后排扶手箱,连后排座椅靠背都留了接口,可以挂平板。这些细节不起眼,但用起来会知道差别。很多车设计师可能自己不怎么开车,或者不带家人出门,所以不知道一个家庭用车到底需要多少地方放杂物。
动力是比亚迪那套1.5T发动机配电机的组合。两驱版单电机200千瓦,四驱版前后双电机360千瓦,零百加速4.5秒。纯电续航200公里,上下班通勤基本不烧油。我算了笔账,一个月通勤里程大概800公里,如果每天充电,油钱可能一个月花不到一百。周末带家人出城,也不用像纯电车那样惦记着充电桩在哪。
底盘这块是个亮点。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这套悬架通常出现在30万往上的车型。双叉臂比麦弗逊横向刚度好,过弯时车身不会晃得那么厉害。后五连杆是照顾舒适性,家里有人容易晕车的,或许能感觉出来。云辇那套智能阻尼系统会实时调整悬架软硬,路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段,车身起伏确实抑制得不错。
我特意找了段烂路试了试。时速40过减速带,车身没有多余的弹跳,一下就过去了。这种感觉,有点像开大车的厚重感,但又不笨重。转向力度适中,不是那种很重的机械感,也不是很轻的电子助力,介于两者之间。
智能驾驶分了两种。入门版是三目摄像头,支持高速NOA;顶配版是激光雷达加英伟达Orin-X芯片,支持城市领航。我问销售激光雷达版本价格,他说21.98万。这个价格对比市面上那些智驾版动辄25万起的车,还算厚道。而且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城市领航,高速NOA其实够用了,跟车、变道、超车,该有的功能都有。
车机系统比较简洁,没有花里胡哨的动画。响应速度还行,点一下基本秒开。支持语音控制,说“打开空调”或者“导航回家”,识别率挺高。后排有两块娱乐屏,小孩可以看动画片。车载冷暖冰箱支持-6℃到50℃温控,夏天可以冰饮料,冬天可以热奶。这些配置听着不起眼,但用过就回不去了。
外挂的储物箱有点复古,像老越野车那种备胎包。多30升容量,露营装备或者钓鱼竿可以塞进去。侧裙和保险杠用的无漆材质,刮蹭了不用补漆,直接换件,维修成本低。
方程豹这个品牌在比亚迪体系里定位挺清晰,比王朝海洋高一档,比仰望低一档,跟腾势平行。共享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和供应链,但设计和调校独立。钛7上市第一周上险1257台,有些门店订单破百。这数字说明市场反应还不错。
我问销售现在订车什么时候能提,他说霜雾灰10月下旬大批到店,其他颜色现车充足。金融方案有3年免息和5年低息可选,首付30%大概5万多就能开走。
离开4S店时已经天黑了。路上看到一辆钛7从旁边超过去,尾灯是双L造型,辨识度挺高。这车大概不会成为街车,但应该能在细分市场站住脚。17.98万起,近5米车长,硬派造型加家用配置,这个组合在市场上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至于它能不能搅动中大型SUV这摊水,得看后面几个月的销量。但至少现在,牌面上的数字已经让对手有点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