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堵在高架上脚酸,周末想冲郊外野地又怕车陷泥坑 ——15 万级 SUV 真能 “通勤越野两头不耽误”?最近火出圈的哈弗猛龙,直接带着 “平民库里南” 的称号砸场了。
238 匹马力 + 后桥差速锁 + 223mm 离地间隙,硬派方盒子造型瞅着就带劲,关键起售价才 13 万级。要知道,同级 SUV 要么越野拉胯,要么市区油耗高得肉痛,这猛龙难道是 “六边形战士”?
不是百万豪车玩不起,是 13 万的猛龙更懂打工人 —— 这台硬派 SUV 到底能不能 “通杀” 日常与远方?看完实测你就懂,它可能真要改写 15 万级市场规则。
不少人觉得 “硬派车必费油,省油车不越野”,但猛龙直接把这个偏见按在地上摩擦。混动版车主实测市区通勤,纯电模式跑 30 公里电费才 5 块钱,堪比坐地铁;就算亏电状态,市区油耗也才 5.4L/100km,高速也不过 5.7L,比很多轿车还省心。
但海南有车主吐槽 “亏电油耗飙到 10L”,细究才发现是没调对保电模式 —— 把智能保电切到强制保电,油耗直接砍半,这波属于 “操作不当背锅”。越野端更有反转名场面:永定河砂石坡上,车主本以为承载式车身会陷车,结果泥地模式 + 后桥差速锁发力,“车轮只打滑两下就冲上去”,连老越野迷都直呼 “这表现值 20 万”。223mm 离地间隙更是实用,马路牙子随便上,580mm 涉水深度让暴雨天也敢走积水路。
猛龙三款主力车型差异藏得深,选错分分钟踩雷。燃油 Pro 版售价 15.69 万,搭载 2.0T+9DCT 动力组合,还有基础四驱系统,适合预算有限的越野迷,但要注意它没有座椅通风,南方夏天用车会比较遭罪;燃油 Ultra 版贵 1 万,卖到 16.69 万,升级了 19 寸 AT 胎和方向盘加热,北方自驾党选它很合适,不过侧开尾门在窄路使用不太方便;混动 Hi4 版 16.58 万起,有 145km 纯电续航和外放电功能,市区通勤族选这款性价比高,但冬季续航会缩水 30%,这点要提前考虑。
宝藏配置藏在细节里:540° 透明底盘让新手停车不剐蹭,3.3kW 外放电实现 “露营火锅自由”;但槽点也真实 —— 内饰塑料感重,新车异味大,车门得用力才能关严。对比同级,比奇瑞风云 T9 多了差速锁,比比亚迪宋 L 离地间隙高 53mm,性价比直接 “卷疯” 市场。
猛龙并非完美,车主吐槽集中在三点:车机多开 APP 会卡顿,低温动力有延迟,售后说法不统一。针对车机,关闭冗余 APP + 定期升级系统就能缓解;低温动力问题更有意思,官方回应是 “电池物理特性”,切换到混动并联模式就能恢复动力,还能去 4S 店回退系统。
售后乱象也有破解法:保养周期别听 4S 店瞎忽悠,认准厂家 1 万公里标准,有争议直接打 400 热线留凭证。有车主总结得到位:“猛龙是块好料,但得懂用才出效果”。
现在 15 万级硬派 SUV 市场,猛龙用 “燃油 + 混动双赛道” 卡位,把越野配置拉到亲民价,这波操作直接改写了市场规则 —— 不是硬派车太贵,是以前车企没把性价比做透。
选车从不是比参数堆配置,而是看它能不能接住你的日常通勤与周末远方。猛龙用亲民价打破硬派车 “油老虎” 偏见,却也藏着小短板。没有完美的车,只有对的需求 —— 你会为 “市区省油、郊外撒野” 的全能属性买单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