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想和大家唠唠的事儿——临时借了朋友的腾势N9带着全家出游五天四夜。
原本以为就是个普通代步工具置换的故事(毕竟我那辆老伙计也该退休了),没想到这趟旅程直接刷新了我对比亚迪技术路线的认知地图。
当四个大人把八个行李箱塞进后备厢还能轻松扣上盖板时我就知道这车不简单——第三排座椅放倒后简直像打开了哆啦A梦的口袋;四个熊孩子在后座开零食派对的空间余量比我家客厅还宽裕;最绝的是全程开着空调听着丹拿音响播《孤勇者》,油耗表愣是没突破过6.5L/百公里...朋友那句"加满92#能跑小六百公里"真不是吹牛!
不过真正让我惊掉下巴的还是静谧性表现:在限速120km/h的高速巡航时给副驾递瓶水都不用刻意提高嗓门儿——要知道这可是台轴距超三米的中大型SUV啊!
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最近机场接驳车都换成了比亚迪系新能源车,"移动头等舱"的质感确实让传统燃油车显得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当然也不是没有槽点:当我们驶入京港澳高速段时突然发现方向盘轻得像是超市购物车的轮子——稍微手抖一下车身就开始画龙摆尾的节奏吓得岳母赶紧摸出了降压药...说好的速度感应助力呢?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种调校可能是为了城市通勤优化过度导致的副作用...
至于那个被销售吹爆的智能驾驶系统嘛...只能说有总比没有强吧!
遇到大货车压线它就慌得像科目二考场的新学员;车道居中保持功能更像是喝高了的代驾司机画的S型曲线...最后果断切回自适应巡航模式保平安的时候全家人都在鼓掌欢呼...
但这不妨碍我要给中国车企竖大拇指的事实——十年前谁能想到国产混动能把馈电油耗做到这个水平?
当德系日系还在玩48V轻混的文字游戏时咱们已经把可油可电的真·新能源玩出花了!
现在的消费者多精啊只看实测数据不看广告词儿腾势N9这种实打实的续航能力才是王道!
看着服务区里越来越多绿牌车主在国网充电桩前排队我突然有点恍惚——当年合资品牌4S店那些鼻孔朝天的销售们现在是不是也在偷偷研究DM-i超级混动的技术手册?
这场由自主品牌掀起的能源革命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出行市场的游戏规则...
话说回来每个新生事物都有成长的过程就像我们刚拿到驾照那会儿谁还没蹭过几次马路牙子呢?
方向盘的调校BUG可以通过OTA升级解决智驾系统的不成熟也终将被海量路测数据喂养进化关键是这份敢于突破技术壁垒的勇气和持续迭代的用户思维值得所有人为之叫好!
各位看官要是也有类似的用车故事欢迎来评论区掰扯掰扯~说不定下次试驾报告的主角就是您推荐的车型哦!
(疯狂暗示点赞转发三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