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01次检测列车今天13点10分驶出包头站,包银高铁包头至惠农段联调联试就此展开,这条设计时速250公里的钢铁动脉正式进入通车前最关键的验证阶段。总台记者郑颖在现场传来的消息很明确:今年内西北地区高铁版图将填补重要空白。
全长420公里的线路,内蒙古段占去402公里主体。从包头站延伸到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南站,沿途新增8座车站。对习惯了绿皮车颠簸的当地人来说,变化的不仅是数字。国铁集团技术文件显示,联调联试要用检测列车和综合检测动车组反复“体检”。轨道平整度、信号响应速度、接触网稳定性,乃至灾害预警系统的灵敏度,都得在逐级提速中暴露问题。毕竟高铁安全没有试错余地。
西北地区进京通道的格局正在重组。现有线路绕行太原或西安,包头到银川最快也要6小时。内蒙古发改委官网去年披露的测算很直接:包惠段通车后,这段行程将压缩至3小时以内。京兰通道拼上关键一块,意味着从银川进京无需再绕行陇海线。西北城市群被拉进首都“半日交通圈”,货运成本至少降两成——这是沿线企业最关心的实效。
联调联试的枯燥数据背后藏着战略考量。检测列车每跑完一个区间,技术人员就得调出上千组波形图分析。信号系统主备切换是否平滑?突遇横风时列车控速响应是否达标?据参与测试的中铁电气化局工程师透露,光是接触网悬挂参数就调整过三次。西北风沙大的环境特质,让某些东南沿海高铁的标准在这里需要重新验证。
西北高铁网的“留白”终于要画上实线。但通车只是起点。看看隔壁的银西高铁:开通初期每日8对车,如今已增至24对。客流培育需要时间,更需要配套。惠农南站周边还是旷野,公交接驳方案至今未见公示。地方政府若跟不上铁路速度,车站变“孤岛”的教训在别处不是没发生过。
建高铁容易,让高铁发挥血脉价值难。这条铁路穿过的河套平原,农副产品外运长期受制于运力。现在冷链专列可以直通京津冀,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够不够装满车厢?站台上不能只有行李箱,还得有番茄筐和羊肉箱。否则再快的列车,对当地经济不过是条观光隧道。
全部评论 (0)